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doc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doc

ID:50946380

大小:56.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doc_第1页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为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n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抗SS-A抗体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可出现抗S

2、S-A抗体。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1。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1977年,Wolfe及其同事首先在多肌炎病人中描述了抗PM-Scl抗体,并把该抗体叫做抗PM抗体。在1984年,Reichlin与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了抗PM-1抗体的更准确

3、的特征和命名(抗PM-Scl抗体)。在50-70%的所谓的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可检出这些抗体,在这些患者中可合并出现多肌炎(PM)、皮肌炎(DM)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Scl)。抗PM-Scl抗体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中的阳性率为3%,在多肌炎和皮肌炎中的阳性率为8%。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s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抗PC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其阳性率仅为

4、3%。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指标,阳性率为40-9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核小体抗体,但是,由于用传统的核小体制品进行检测时,高达70%的硬皮病患者血清也呈现阳性,使得抗核小体抗体作为SLE的特异性诊断指标这一应用价值受到了很大限制。欧蒙印迹法中用一种由欧蒙实验室拥有的专利技术制备的新的核小体制品作为抗原基质,这种改良的核小体制品高度纯化,经电泳证实只含有核小体单体,不含H1、Scl-70、其它非组蛋白和残留染色质DNA成分。用该试剂进行检测时,抗核小体抗体对

5、SLE的特异性几乎为100%,与健康献血员或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和多肌炎患者血清不反应。抗一种或几种组蛋白抗体或抗H2A-H2B复合物抗体在药物(普鲁卡因胺、肼酞嗪以及其它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中比较常见(阳性率为95%)。另外,在3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5-5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可检出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标志。在欧蒙的研究中检测了36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9份其它胶原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肌炎、夏普综合征)和206份健康献血员血清中的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360份S

6、LE患者血清中,有34份ARPA阳性(9.4%),24份夏普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有3份ARPA阳性(12.5%),其中两份同时还有抗dsDNA抗体阳性(狼疮成分的血清学标志)。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或皮肌炎/多肌炎和健康献血员血清中均未发现ARPA。SLE的活动性与ARPA的滴度不具有相关性,对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炎或肝炎的SLE患者,ARPA的阳性率与整个SLE人群基本相同。在其它有SLE症状的患者中也可检出ARPA,可是,在精神病患者中,ARPA的阳性率稍高一些,但这种差异还没有统计学意义。高滴度的抗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丙酮酸

7、脱氢酶复合物的酶E2和蛋白X为主要的靶抗原。另外,在其它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7-25%)中也可检出抗M2抗体,但主要为低滴度。抗M2抗体阳性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很可能临床重叠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