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

ID:50930633

大小:13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古诗两首∣苏教版第4课《古诗两首》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两首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涕、巫、洛、祭”4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①理解古诗内容;②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重点1.识字、写字。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殷切期望和爱国情感。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

2、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首诗是谁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演示第2、3张幻灯片)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演示第4张幻灯片)其四》,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表达了作者思念名将李广和痛恨匈奴人入侵的思想感情。喜欢读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学生

3、明白要学的内容是什么。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5张幻灯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狂喜的心情。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4.认读生字:(演示第6张幻灯片)(1)涕、巫、洛。(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思及思想感情,通过理解诗句,了解内容,明白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2.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

4、小节。(演示第7张幻灯片)(插入音频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3.总结整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的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思想感情,这是诗人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演示第8张幻灯片)4.解读作者:(演示第9张幻灯片)杜甫:712—770,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1、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2、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让学生认读本课生字。让

5、学生简略了解课文讲解的内容。熟悉诗文。让学生学会感悟诗意。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5.理解重点词语:(演示第10-13张幻灯片)闻:听说。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

6、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涕泪:眼泪。    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了解作者生平。让学生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路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长江三峡之一)。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白日:白天。  即从:立即从……到……。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二、精读课文(演示第14—26张幻灯片)1.了解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时年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

7、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2.古诗题目解读。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这首诗是在什么时间写的?这首诗的题目说明了什么?3.诗人听闻到了什么?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听说官军收回蓟北,平叛了安史之乱,高兴得泪湿衣裳。注解: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

8、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