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doc

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doc

ID:50922037

大小:40.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6

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doc_第1页
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寄生虫病常免疫学诊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寄生虫病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刘凡@2006-04-2612:53-寄生虫病目前还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根据近年的全国调查报告,共发现我国有人体寄生虫56种,主要为肠道寄生虫。其中半数以上为不常见虫种,尚不包括疟疾、黑热病、血吸虫、丝虫以及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巴贝西虫和锥虫等重要寄生虫。人均寄生虫感染率高达62.6%。估计全国有7亿多人感染寄生虫,最多的1人同时感染9种寄生虫,特别在农村人口中。因此对寄生虫的检验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基本的技术。对寄生虫的检验不仅要能熟悉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它们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而且要求掌握对各种标本的处理技术(如取材、制片

2、、染色、镜检)及必要的免疫学等检验方法。目前,寄生虫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原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三个方面。实际应用中免疫学检查比较高效和准确,几乎所有的免疫学方法均可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各有各的应有条件,主要而且常用的免疫检验方法有:1.环卵沉淀试验(COPT):这是国内外公认的用以诊断血吸虫病的有效血清学方法之一。现在该法已趋向完善,不但提高了它的诊断效果,而且使该法更适合于现场推广应用。虫卵的处理有甲醛处理冰冻干卵抗原;热处理超声干卵抗原等。方法有双面胶纸条法、蜡封片法、塑料管、薄膜抗原片COPT,聚乙烯醇缩甲醛氯仿COPT(PVF-CO

3、PT)等,均有实用价值,已经作为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首先考虑应用的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2.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已用于多种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可分为间接血凝(IHA),反向间接血凝(RIHA),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I),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IHAI),可以检测抗原或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国外ELISA已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免疫学诊断中。许多商品试剂盒已被引入国内,但是价格较高。国内也研制了多种试剂盒,推广应用于各种寄生虫病诊断中。例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

4、黑热病、包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卡氏肺孢子虫病、囊虫病、阿米巴病等。除传统的ELISA外,又发展了K-ELISA、ABC-ELISA、DOT-ELISA、薄膜ELISA等,应用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等。可测抗体,也可测循环抗原及粪便样品、脓液及其它体液中的抗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抗原制备和试验方法尚需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在国外已广泛应用IFAT作为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国内主要应用该法诊断疟疾、丝虫病、弓形虫病。在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包虫病、阿米巴病等也有应用。IFAT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现性。

5、但试验结果需要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反应,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结果判定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有一定的主观性。该法可检测血清中的抗体,也可检测组织内的寄生虫,如利什曼原虫、阿米巴、疟原虫、弓形虫等。5.乳胶凝集试验(LAT):LAT是以胶乳微粒作为载体的凝集反应。主要应用于弓形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血吸虫病、棘球蚴病等诊断。该法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判断结果快速,适于现场应用。6.免疫印迹技术(IBT):(又称Western印迹试验)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移电泳、固相酶免疫试验三种方法合一的实验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技术。已应用于血吸虫病、绦虫病、包虫病

6、、肺吸虫病、卡氏肺孢子虫、阿米巴病、囊虫病等。随着技术的完善,IBT可望成为高度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寄生虫病和区别寄生虫感染期的有效方法。7.免疫层析技术(ICT):ICT是近年来发展的快速诊断技术,可检测抗体或抗原。应用于寄生虫病的有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抗原检测和班氏丝虫抗原及利什曼原虫抗原检测。该法敏感、快速、特异性较好,适于临床快速诊断和现场调查。8.PCR和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基因扩增技术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和研究之中。如锥虫病、利什曼病、肺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阿米巴病、包虫病、疟疾、丝虫

7、病和肠球虫病等。PCR技术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技术条件的要求很高,目前尚仅限于实验室试用阶段。由于免疫技术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已使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达到了简易、微量、快速、准确和经济的目的,显著地提高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随着越来越多其它学科新技术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将使寄生虫学拥有更多、更为理想的研究方法,这对作为生物进化最重要模型之一的寄生虫的研究将是极大的推动。如:伴随免疫、带虫免疫、免疫抑制等的阐述将有助于其他疾病如肿瘤、爱滋病等的发生机制、发展、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对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分界线的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