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二).ppt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

ID:50910475

大小:153.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5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_第1页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_第2页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_第3页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_第4页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对比(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探讨中国学者观点严复的观点: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

2、恃人力……——《论世变之函》陈独秀观点:总结三条:1、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2、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庭为本位。3、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李大钊观点: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

3、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现代时期的主要观点在于扬西抑中。李大钊虽然在分析中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长短,但也主要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短处:1、厌世的人生观不适于宇宙进化之理法;2、惰性太重3、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4、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被单位所吞没;5、对于妇人之轻侮;6、同情心缺乏;7、神权之偏重,专制主义之盛。胡适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实质在于:东方文明是知足、安分、安命、安贫、乐天、不争、认吃亏;西方文明是不安分、不知足、努力奋斗、不安贫。认为神圣的不知足是一切革新一切进化的动力。梁漱溟的人生三

4、路向说:西方文学是是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童年)中国文化是以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印度文化是以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早熟)(房子的比喻)他认为东方文化本身没有什么不及西方之处,只是成熟太早,不合时宜,第一条路还未走完就走到了第二条路上。他进而提出中国的民族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张岱年: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认为刚健有为力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纲。其他:西方学者的观点17世纪莱布尼茨:择要而论,就生活上的必要,技术与经验科学考察,两方都不相上下,互有特长。若就思维与思辨的科学而言,则欧洲实较

5、中国为优越。因为逻辑学、形而上学为我们固有领域,其优越自不待言;……在军事领域,他们实远不及欧洲,这并不是中国人无知,而是因为中国人厌恶人类这一罪恶,同时具有较基督教更为高深的学理,所以尽力避免战争。在事实上,我们在中华民族中发现了优美的道德,即在道德上,中华民族具呈现着怎样的优越。……在生活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伦理与政治,我们实不足与中国相比较。因为中国民族在可能的范围内,相互团结以实现公共的安全与人类的秩序,这与其他国家的法律比较,其优劣当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如有一圣贤要选一优秀的民族加以奖励,那么他的金苹果的赐予,一定会落到中国人的身上。18世纪(启蒙运动)*法国学者沃尔夫认

6、为:中国人唯一的原理便是理性的教养,中国人的学说包含了自然的全部要领,并主张以儒家的理性主义道德论补充基督教之不足。*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没有宗教,而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礼教为人民行动的规范。儒家强调的礼的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唤起一种必须铭刻在人民心中的感情,而且正是因为人人都*具有这种感情才构成了这一帝国的统治精神。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在《中国专制政治论》中论述道:中国在天理天则的名称下,遵守了自然法……故中国四千年中永续其繁荣的状况。19世纪☆黑格尔观点: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

7、得什么特殊的东西。☆罗素观点:我们的文化最显著的长处是科学方法,中国人的最显著的长处是对人生之目标的看法。☆马克思·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的精神气质是以理性主义为取向的,而中国文化的社会气质是以传统主义我基本特征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回扣式·水利工程型的亚洲官僚政治。第二节: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两种“人文精神”的区分:*中国的人文精神*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德价值☆中国文化较早的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仁爱观念☆追求人与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