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文段阅读与答案.doc

伤仲永文段阅读与答案.doc

ID:50908736

大小:38.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伤仲永文段阅读与答案.doc_第1页
伤仲永文段阅读与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伤仲永文段阅读与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伤仲永文段阅读与答案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

2、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一)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C.卒之为众人/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

4、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本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是设喻说理、借事喻人的方法。C.本文第2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D.本文组织材料有见有闻,有详有略,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二)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博闻强识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父利其然也,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________________”,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一句,交代仲永的身世,目的是揭示其父后来的“利其然”、“不使学”的原因。B.“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是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之一。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形象地刻画了仲永父亲贪利自得、愚昧无知之态。D.“泯然众人”交代故事结局,表现了作者哀伤、惋惜之情。(一)1.C 解析:A项第一个“其”是“他的”的意思,指代方仲永;第二个“其”是“难道”的意思。B项第一个“就”是“完成”的意思,第二个“就

7、”是“看,观赏”的意思。C项两个“卒”都是“终于,最终”的意思。D项第一个“得”是“能够”的意思,第二个“得”通“德”,“感激”的意思。2.(1)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3)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3.泯然众人矣4.B 解析:应该是借事喻理的方法。(二)1.C 解析:A项第一个“通”是“通达”的意思,第二个“通”是“使……通过”的意思。B项第一个“识”是“看过”的意思,第二个“识”是“记住”的意思。C项两个“异”都是

8、“感到诧异”的意思。D项第一个“求”是“索求”的意思,第二个“求”是“探索,探求”的意思。2.(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3.受于人者不至 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4.A 解析:目的是为下文作铺垫,衬托方仲永的非凡天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