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98743
大小:111.8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5
《人际关系的作文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际关系的作文范文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人际关系”类话题作文导写及例文1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存在巨大影响,对人的一生发展甚为重要。因此,反映人与人相互关系的题材在作文命题中倍受青睐。以下内容围绕“人际关系”这一主题,从“知人与自知”、“尊人与尊己”、“远与近”三个角度展开。 实战演练一 知人与自知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哲学家乘船到河对岸,划船的船夫年龄已经很大了,却一直在使劲地划。哲学家就对船夫说:“老先生,你学过哲学吗?”船夫回答道:“没有。”哲学家摊开
2、双手说:“那太遗憾了,你失去了50%的生命。”过了一会儿,这位哲学家看到老先生如此辛苦,又说:“老先生,你学过数学吗?”那位老船夫就更自卑了,说:“没有。”哲学家接着说:“太遗憾了,那你将失去80%的生命。”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两个人同时落入水中,船夫看着哲学家在拼命地挣扎,就说:“先生,你学过游泳吗?”哲学家说:“没有。”老船夫无奈地说:“那真抱歉,你将失去100%的生命了。” 在现实社会中,不少人像这位哲学家和渔夫一样既不知人又不自知,仅仅是拿了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价值。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感受?请把你的感受、领悟或相关的故事
3、记下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思路引擎 一、首先得明确什么是“知人”,知“什么”人;什么是“自知”,知自己的“什么”。⑴“知人”者,知晓他人的生活习性、为人秉性、作风习惯、才能特长也;知什么人,一般人、朋友、下属、上司、对手、敌人等。⑵“自知”者,认知自己也,认知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缺点,有多大能耐,能干什么事,能做多少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二、要明确为什么要“知人”“自知”。⑴“知人”是为了与人交往。如“知”一般人,是为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朋友,是为了交流情感、相互扶
4、持;“知”下属,是为了因才施用,人尽其才;“知”上级,是为了得到赏识,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才干;“知”对手与敌人则是为了抓其弱点,攻其不足,进而达到超越对手、战胜敌人,保存、发展、壮大自己。⑵“自知”则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打交道,只有知晓了自己有几斤几两,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士卒,你就甘心听从指挥,冲锋在前;是元帅,你就知人善用,指挥好千军万马。⑶“知人与自知”的目的:实现理想,创造辉煌。如刘备因知诸葛亮而成就两代帝业,诸葛亮因知刘备而甘愿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相反,阿Q因不知假洋鬼子而挨哭丧棍,不了解王胡而遭拳头。 四、怎样才能做到知人与自知。
5、⑴如此知人:听其言,观其色,察其行,知其性。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乱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以观其信。(《将苑?知人性》)⑵如此知己:以人为鉴,以史为鉴,以事为鉴。 五、本话题写议论文,可从不同层面来层层深入,以彰显文章的广度与深度。论证时,既可引用古人今事,名人名事来正论反说,也可就现实中一些人的错误言论,如“知人与自知,那是大人物的事,我是平常人,还管什么自知他知?”入手予以批驳。写记叙文则只要抓住一个层面来力求写深写透即可。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六
6、、参考题目 ⑴“知”的艺术⑵知人知己并蒂花⑷心有双知成功咫尺⑸知人知彼的智慧⑹知人与自知同行⑺眼知他人心知自己⑻人生因“知”而精(多)彩⑼三度其人三省吾身⑽自惭不自卑自信不自傲 素材仓库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7.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语) 8.知人之难,尧舜所病。
7、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0.经世之本,以知人为上。 1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唐太宗) 1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3.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吕氏春秋》) 14.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史记》) 15.知彼容易知己难 16.人贵有自知之明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1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二、事例 1.越王勾践灭吴后,魏文侯问谋臣李悝吴国败亡的
8、教训,李悝答:“数战数胜。”文侯问:“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以亡?”李悝答:“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