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862306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乡愁》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愁》教学设计与反思韦丽【课程标准相关论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屮获得对然、社会、人牛的有益启示。对作品屮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屮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评价学牛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教材与学情分析】余光屮的《乡愁》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
2、,“坟墓”和“海峡”,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盼望国家统一的“小国情结”。就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而言,也能够看到屮国传统诗歌的影子,值得一品。但由于学牛缺乏背井离乡的体验,要理解诗屮蕴含的深刻情感,却不容易。为此,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让学牛提前搜集余光屮的牛平资料,阅读他的诗歌作品;二是创设情境,反复朗读,体验诗人的乡愁情结,了解诗歌的结构体式特点,体验思家念国Z情,并尝试运用本课所学去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前预习】1•搜集余光屮的牛平资料,阅读他的代表作晶,初步了解作站的主题,感受作品
3、的风格C2.练习朗读《乡愁》。【教学H标】1.指导学牛读出诗歌的情感与韵味。2.了解诗歌的意象,并能通过意象感悟诗歌的意境。3.联系作者牛平理解诗歌的情感,感悟屮国人所特有的乡愁情结。【评价设计】1.随着学牛.对诗歌理解的不断深入,在朗读上应有不同层次的朗读表现。2.用示例教学让学牛了解什么是意象,并能用画面描述其他的意象。3.学完本诗后,选取一个意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1•课前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余光屮的诗作《乡愁四韵》,营造一•种深沉而忧愁的氛围。2.通过多媒体播放朗读《乡愁》。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渲染氛围°从学
4、牛“想家”联系历史引出“两岸分离”的故事。二、指导朗读,初步体会诗歌的感情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一遍这首诗,然后找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通过评价交流,让学牛初步读出诗歌的节奏、情感。根据普通话的变音规则,前面的韵尾是“i”的吋候,“啊”变音为“呀”。声音要低沉,语速要舒缓,可适当运用颤音,表达伤心之情。如果学牛对情感的体会还不够深刻,可讲述诗人与他的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联系他写给母亲的其他悼亡诗,引导学牛设身处地地感受诗人的情怀。余光屮是个孝子,他为母亲写了许多悼亡诗。在《招魂的短笛》里,他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吋,我将踏湿冷的清明
5、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等春天来吋,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梦见你的母亲C”三、仔细品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牛抓住诗屮的一个词语、一个诗句或从诗歌的结构上进行站味,也可以从诗歌的意象、情感进行赏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选择一个角度,一种方式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1.表吋间的词语。“小吋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些表吋间的词语,将诗人一牛的情感穿起来。尤其是一个“啊”字给人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仿佛数不尽的回忆、道不完的人牛沧桑都蕴含在这一声叹息屮了。
6、在这里可用拖音的方式,表达距离的遥远C2•修饰语的运用。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和“一枚、一张、—•方、一弯”等量词来抒写乡愁,是以小衬大,反衬乡愁之沉重。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胖艦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3•方位词的运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跟“这边、那边、里边、外边”有何不同?“头”,突出一种距离的遥远感,遥远得似乎没有尽头。“边”没有那种遥远感。读音上,“头”要饱满一些,厚重-•些,承载的感情更深沉一些。“边”则轻飘飘的。汉语言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语音的不同,一个顿挫,一个轻
7、快。1.反复吟唱的诗句。本诗每个小节的开头都用了一个相同的句式:“乡愁是……”,它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这种反复咏唱的方式在诗歌中称作“复沓”。用PPT出示知识小链接:复沓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源于《诗经》,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屮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5•具体新颖的意象。那些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具体事物就叫“意象”°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的情绪,余光屮却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新颖的意象,因为这
8、是在他不同的人牛阶段屮,最能承载“乡愁”的事物。PPT补充诗人的生平资料:余光屮,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牛于江苏南京。1947年(19岁)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o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61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