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摘耍】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紫杉醇与顺钳方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对照组只给予TP方案化疗。均化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Karnofsky评分、体重变化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50.0%,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43.3%,疗效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ITT
2、-T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化疗组(卩〈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改善明显(卩〈0・05);治疗组CD4/CD8及NK阳性细胞率治疗后提高(P<0.05)o结论:康艾注射液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其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关键词】康艾注射液;化学疗法;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1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13-02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3、。化疗仍然是临床上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毒副作用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减少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及提高化疗疗效成为现代肿瘤治疗须密切关注的问题。康艾注射液是由人参、黄罠、苦参素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抗癌注射液,具有益气扶正、解毒散结之功效。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我院肿瘤科从2012年1月-2014年5月使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并设单纯化疗为对照组30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组标准:(1)经病理
4、学或细胞学诊断确诊晚期NSCLC初治患者,符合NSCXC的诊断标准。具有可测量的肿瘤病灶。(2)Karnofaky^60分。(3)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4)排除伴发脑转移或大量恶性胸腔、心包积液者;患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基础性疾病者;严重心脑血管病变患者;周圉神经系统疾病;咯血及其他出血倾向;精神病患者。2010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入院的晚期NSCLC初治患者,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按数字表法随机将60例NSCLC患者分为治疗组(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
5、例;年龄53-79岁,中位年龄65.3岁;病程1-7.1个月,平均(3・6±1・9)个月;临床分期:Illa期6例,Illb期16例,IV期8例;病理类型:鳞癌17例,腺癌9例,腺鳞癌4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50-77岁,中位年龄63.4岁;病程1-6.7个月,平均(3.7±1.7)个月;临床分期Illa期8例,Illb期16例,IV期6例;病理类型:鳞癌18例,腺癌8例,腺鳞癌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及Karnofsky评分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
6、比性。1.2治疗方法60例患者均釆用紫杉醇150mg/m2,dl;顺钳75mg/m2,分2d静脉滴注(d2、d3),21d为1个周期。联合化疗组于化疗之Fl起给予康艾注射液(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0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屮静脉滴注,1次/d,dl〜dl4。两组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紫杉醇化疗前常规行抗过敏预处理及化疗前止吐处理,化疗结束后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如果白细胞下降至3.0X109/L以下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标准:按R
7、ECIST标准评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以CR+PR计算缓解率。1.4不良反应评价按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分为O~1V度。1.5生活质量评定以Karnofsky评分标准为指标,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计分,凡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者为提高;减小210分为降低;变化在10分内为稳定。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或减少^lkg作为“增加”或“下降”,未超过lkg者为稳定。1.6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评定两组分别计算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细
8、胞(NK)阳性细胞率。1.7统计学处理应用SSP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2检验(以双侧a<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t检验。2结果2.1两组近期疗效评定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近期疗效缓解率治疗组为50.0%,化疗组为43.3%,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2两组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毒副反应比较见表2。治疗组III-IV度屮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