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导学案.doc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

ID:50801908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1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2页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方山子传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山子传一、目标引领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破解难点: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三、学法引领诵读法、讨论法四、学程引领课前预习作业1.自行读熟《方山子传》,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2.你认

2、为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些方面?3.自行置疑,每位学生争取至少提一个问题。学程之一:检查预习夯实基础学程之二:情景创设课题导入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一起“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黄州。苏东坡在黄州的精神遭遇,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3、,寂寞沙洲冷。师点评: “幽人独往来,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苏轼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产生了。而人物传记《方山子传》也作者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托文言志的名篇,作者在与朋友对话,对话的核心是: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与不遇之变,假如人生不遇,生命该如何取向?文中,方山子给出了一份答卷,而且这份答卷感动了大文豪苏轼。学程之三:自读全文,整体感知学生互读、齐读。(古文必须要重视“熟读课文”)[鉴赏重点]通读全文,挖掘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

4、异”的内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文本细读,学习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牵一发动全身、层层追问的文本解读法。师:“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啊,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问题1:作者与方山子遇见时,他的表情如何?生:惊讶,  师:用文中的词是      生:矍然师:作者惊讶,方山子怎么会在这里呢?第3页共3页问题2:这里具体是指什么地方?生:光、黄间,岐亭,师:这一带我们用文本中出现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生:穷山中问题3:方山子在穷山中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生:庵居蔬食、环堵萧然、人莫识师:方山

5、子是作者的故人即老朋友,从作者刚才惊讶的神情可知,方山子本是不应生活在这穷山里的。问题4:在作者记忆里,方山子本应该生活在哪里的?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生:洛阳、园宅、得官、显闻、富乐师:这是两种多么迥异、悬殊的两种人生际遇呀问题5:方山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到了穷山中呢?是像苏轼那样被贬到了这里的吗?生:不是,是他自己放弃的师:是他无缘无故就放弃了那一份通俗意义上的闪亮人生吗?生:他不得志、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问题6:方山子人生不遇,是因为他没有才干吗?生:不是,他自谓一世豪士,折节读书师:那方山子也称得上是什么的人才生:文武全才问题7:那么,方山

6、子人生不遇的根本原因应是什么?生:朝廷腐败、社会黑暗 [总结1]: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生活,回归生命本身。这份生命取向惊世骇俗,我认为这是方山子之“异”第一层含义。师:那么第二层含义是什么呢?在文本中,作者在“异之”之前加有一个修饰词“耸然”大家注意没有?这是一个表程度的修饰词,这提醒我们,方山子之“异”还有更让作者感到惊讶的内容?问题8:方山子生活在穷山中的精神面貌如何?生:怡然自得、自由自在、自我满足……师:你们怎么了解到的?生: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师:这又

7、不是写方山子的生:这是侧面烘托 [总结2]:做出一份弃富贵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生已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通脱则更不容易。所以我认为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是: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人生意境!方山子之“异”的内涵:1、世道浑浊,人生不遇,弃富贵荣华;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生命取向让人惊异!2、不悔选择,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让人惊叹!学程之四:小组探讨疑难解析[问题1]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第3页共3页【参考答案】这是一次很生动传神的人物细节刻画。俯仰之间是一份人生况味,

8、是一种人生姿态!不答是因为不遇的人生悲苦痛楚本不可答,然亦不必答,同是天涯人落沦;继而仰天一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