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放样工艺.doc

船体放样工艺.doc

ID:50786830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船体放样工艺.doc_第1页
船体放样工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船体放样工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船体放样工艺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建造。二、工艺内容目前本厂采用电脑和手工相接合的方式,把设计的型线图按1:1在电脑进行光顺船体型线,修改设计图纸中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误差,确定船体构件的实际尺寸,提供后续工序必要的施工资料。1肋骨型线放样1.1格子线:间距误差小于±1mm。垂直度(对角线测量)小于±1mm,(若超过5M时可按比例增加,但不得超过)±3mm。1.2放样台应有专用的钢卷尺,放样和检查时必须同一钢卷尺,按同一方向进行。1.3肋骨线型线:基偏差不得超过2mm。水线及纵剖线间距不得超过±1mm。1.4肋骨线型

2、图放样好后,报检验科验收。以上型线放样完毕,应及时记录,以便以后查考。2、内部结构放样2.1构件理论线位置偏差:直线构件:应小于±1mm曲线构件:应小于±1.5mm2.2外板排列与余量2.3排列外板应注意事项:2.3.1纵缝与内部构件焊缝交叉,其交角应大于15°。若无法达到>15°时,则应做折角处理。2.3.2纵缝与内部构件焊缝平行距离应大于100mm,且纵缝排列,尽可能使其与肋骨垂直。2.3.3板缝排列要做到既要充分利用钢板,又要有适当的加工和装配余量。2.3.4载重水线以上构件的钢板应排成近于平行之线条,在艏艉随舷弦一起上翘,以使船壳外表美观。2.3.5纵横弯

3、曲过大的钢板(如舭部的R板)应适当改小,减少加工困难。2.3.6排板缝隙应避免过多的弯曲。2.3.7外板缝排好时,应请船研所相关人员进行核对。3、板料放余量3.1行板按放样尺寸板幅宽度,不论有无折角,一律不放余量,舷侧顶列板下口不放余箱火工板四周放余量30~40毫米,上述各种外板每块板端接缝口各一头放余量30毫米,如遇大接缝的长端一边放余量50毫米。3.2内部构件:中内龙骨、中纵舱壁、边纵舱壁(是指设在船底板上的)舷侧纵桁,甲板纵桁按放样尺寸不放余量端接缝,在大接缝长端处放50毫米余量,一般情况每次一端板接缝口放20毫米余量(上述余量都是指长度方向)。旁内龙骨凡是

4、不连续的(即每道肋位装一块的)按放样尺寸不放余量,但在大接缝处亦应放长度余量50毫米。肋板四周不放余量。主机座及横隔板(即元宝肋板)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主机座腹板如果所属分段是反造,其下口不放余量,所属分段是正造,则应放余量20~30毫米,(设在内底板上的亦同),长度一般情况一端放余量20~30毫米,如遇大接缝亦放余量50毫米。横隔板长度的两端不放余量,下口随机座腹板,如果机座腹板下口放余量,则横隔板下口亦放余量。3.3舷墙柱及舱口肘板,困其高度要根据图纸尺寸拉线或水平,其下脚放余量10~20毫米。3.4其它:凡装在内底板

5、上的横舱壁和上层建筑的围板及肋骨或扶强材下口均应放余量20~30毫米。4、草图、样棒、样箱4.1草图所标的尺寸均为零件展开后的净值,工艺余量应另外加放并表明位置。及标明该零件在船体中实际所处的窨位置所以还应说明肋骨、向首或向尾、向左或向右、向上或向下及向中或向舷等情况。4.2草板、样棒、样箱所用的木材(松木或红松)应干燥。4.3钉样板的钉子,必需长于所钉样板——即:二块板厚加2~3mm。钉后把钉子抹弯烤平,且所钉枚数必须成奇数的:∴形或※形,以增加样板牢固。4.4样板制作完成需经检查核对,并写明船构件号(不得用铅笔写)及划出有关与本构件相接的线条,例如舱壁样板,除

6、中心线外应划出旁内龙骨线、机座、舷侧纵桁、甲板纵利位置线及设计水线等。4.5样板由放样台委托专人保管,冷作工要使用样板时,向样台样板保管人员登记借用,用后由冷作工送入归还,各种木质样板应放到样板库摆平(或竖放),不得随便放置,不允许放在露天场地任凭日晒雨淋或被压坏、敲碎及任人践踏等情况。4.6各种样板、样棒、样箱技术要求:各种样板与样台型线偏差《±1mm样棒录取型线各点偏差《0.5~±1mm样箱形状与样台型线偏差《±2mm5.肋骨线型在铁平台上画线5.1在铁平台画线时,要求平台平整,并油漆干燥。5.2基线、格子线、型深、型宽、误差按型线放样要求检查。5.3肋骨线型

7、画好后,还应画上龙肌线,旁内龙骨线,甲板纵桁,舷侧纵桁线,设计水线,舱口线,纵壁线,平台线纵壁线及外板接缝线,并注明符号,和肋骨号等写清楚。5.4肋骨框架线型画好后,必须请检验处验收。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