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

ID:50770497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4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结题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本课题是应用性研究课题。离异家庭学生是指亲生父母离异的学生。本课题针对学生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研究如何实施教育的实践性问题,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分析其教育对策。同时也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要对离异家庭的社会特点及其对子女产生的影响进行分类研究,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研究离异家庭学生与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特点,研究离异家庭学生与家庭及父母双方亲属的关系特点和影响。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纳入德育范畴,以学校教育为主要线索,联动家庭、社会等方面综合研究,从系统的德育教育工程中,提高离异

2、家庭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研究是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为理论研究依据,参考特殊教育学中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二、课题研究目标:1、建立离异家庭学生教育的理论体系:(1)离异家庭的社会分类及其对子女的影响;(2)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的研究;(3)离异家庭学生与家庭亲属、老师和同学关系的研究;(4)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2、制定离异家庭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问题分析实践方案:(1)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的研究;(2)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的研究方法及教育对策。  3、建立离异家庭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1)学校

3、与家庭;(2)学校与社会;(3)社会与家庭。三、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本课题是我校市级立项实验课题。于2008年7月立项实验,计划于2010年结题。几年来,我们针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问题开展了心理问题教育研究。 1、加强课题研究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规划好研究的步骤、时间、研究内容和目标。并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研究活动。几年来,召开课题研讨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多次。教师对离异家庭学生家访、调查多次。对全校所有离异家庭学生分类建立了跟踪教育档案,从“父母离异的原因及现状”、“家庭环境和生活特点”、“性格特点和行为问题”、“采取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4、“教育的变化和效果”和“个案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建档,并开展了个案教育研究。3、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四、采取的主要措施:1、加强管理,全面关爱。(1)专题对待,直面困难。把对学校家庭社会配合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离异家庭子女教育方案》。要求班主任通过查阅资料,家访、上访民政等,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情况,建立离异家庭子女学生档案,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跟踪教育。 (2)上下努力,多重保险。  在全员重视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对离异家庭学生中表现偏激,行为特殊的个别学生,则由学校教导处主任以上领导,直接参与教育和辅导工作。  (3)连环教育

5、,持续接力。  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努力做到中途不间断。一是搞好“交接班”。既离任和接任的教师要做好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的交接班;二是校与在家的接力。由有关老师与学生的监护人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确保教育效果。其三是节假日特别关爱。要求教师通过电话、家访、邻居同伴关注及组织回校日等活动,帮助离异家庭学生过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假期。2、形式多样,突出心育。  (1)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首先必须对其家庭生活背景、行为表现了如指掌,有的才能放矢。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我们要求对全校离异家庭学生进行调查,让教师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 (2)奉献

6、师爱。离异家庭学生处在初中阶段,他们渴望爱,超过对知识的追求。为此,我们的老师要爱学生,让学生读懂老师的爱,感受老师的爱。通过“微笑表情让学生感受爱”“信任的目光让学生感受爱”“亲切的话语让学生感受爱”“办实事好事让学生感受爱”等方式,弥补因父母离异而失去的爱,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爱,对学校的爱,重新地学习和生活。 (3)无声对话。一是老师定期阅读学生的文字日记或周记,写上寄语或建议,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二是批改作业的时候,老师除了作业的评价,还根据学生的情况写上评语。使各科教师与离异家庭子女的沟通密切,实现全员育人。三是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本”,设置每周一语,让老师、家长能经常保持联系。

7、 (4)同类互动,群体关爱。班级中离异家庭学生,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互动是指由班主任把班上这少数人组织起来,定期汇报交流,让他们说一说、比一比、看谁进步大,学习好、生活好。群体关爱,就是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同班或同级的同伴,对离异家庭学生关爱。当离异家庭学生遇到自己或家庭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发动全班、全校同学、家长一起帮忙,使他们感受到同伴、家长、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增强自信和力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