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52072
大小:1.19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13
《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1.不确定度的定义2.不确定度的分量二、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评定1.不确定度估算2.直接测量量的结果表示三、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评定1、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定义2、不确定度的传递§4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一.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一个测量过程存在诸多环节,用框图表示为:人仪器环境理论方法[1]人为误差[2]理论误差[3]方法误差[4]仪器误差[5]环境误差每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测量的准确度。2一、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1.不确定度的定义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程
2、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我们只能知道测量值N与真值N0之差的绝对值以一定概率分布在某一数值u范围内,用公式表示为:其中u值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估算,称为不确定度。(置信概率为P)真值以一定的置信度N0N0+uN0-u3(置信概率为P)测量的不确定度也可以理解为测量误差可能出现的范围,标示着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不确定度越大,则测量结果可靠性差,应用价值低,反之,则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好,应用价值大。由于真值的不可知,误差一般是不能计算的,它可正、可负也可能十分接近零;而不确定度总是不为零的
3、正值,是可以具体评定的。42、不确定度的分量A类分量:多次重复测量,用统计方法求出的分量。对于直接测量量:B类分量:用其它非统计方法估算的分量主要因素为仪器误差:实验中通常取:5将测量得到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有关结果,并对结果的好坏作出客观地评价。数据处理是整个实验中一个关键环节。二.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61、合成不确定度*各不确定度相互独立2、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单位)…相对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7注意1.不确定度一般取1位有效数字。2.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由不确定度来确定。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应
4、与不确定度的最后一位对齐,后面的数按“四舍六入五凑偶”的法则取舍。例3.相对不确定度可以取两位。4.不确定度截取剩余尾数一律采取进位法处理8返回1.2.3.93、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1)修正可定系统误差多次测量估算步骤对等精度测量列经如下运算:(2)计算10(4)剔除坏值后,重复步骤2、3(3)计算s(x)(5)计算(已无坏值)(6)计算(7)11(8)最终结果:{12直接测量量数据处理举例1.某长度测6次,分别为29.1829.1929.2729.2529.2629.24(cm)m=0.02c
5、mcm取一位cm计算13不确定度保留1位,且与平均值的最后一位对齐.取一位取一位最后结果:14单次测量当无需、无法多次测量、或仪器精密度差,只测量一次时,15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定义:设间接测量量N与直接测量量x、y、z…的函数关系为:N=f(x,y,z,….)其中:直接测量量x、y、z…的不确定度分别是:则,间接测量量N的不确定度是由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传递而来。三.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评定16传递的意义来自数学中的微分概念以微小量代替微元,得:不确定度与微小量之间的关系:17当x,y,z相互独立时,有18
6、例:求y=3C-4D的不确定度解:dy=3(dC)-4(dD)b.函数关系为积商形式时:19对于以乘、除运算为主的函数20例:解:211、间接测量量的最佳值直接测量量的最佳值为间接测量量的最佳值为:222、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合成当直接测量量x、y、z…彼此独立时,间接测量量N的不确定度为各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均方根”。即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23其中:称为不确定度传递系数。说明:①求“方和根”时要保证各项是独立的。如果出现多个项,要先合并同类项,再求“方和根”。②以上两式是完全等价的。一般以加减运算为主的
7、函数,先用第一式求,再用第二式求。而对以乘除运算为主的函数,则先用第二式求出,再用求。这样计算比较简便。243、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1、计算2、计算3、计算4、最后结果{25间接测量量数据处理举例测得某园柱体质量M,直径D,高度H值如下,计算其密度及不确定度。26代入数据计算密度27计算不确定度对ρ取对数lnρ=ln4+lnM-lnπ-2lnD-lnH将微分换为不确定度,并进行方和根合成28相对不确定度29合成不确定度测量结果30物理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物理实验课的三个环节1.实验预习2.实验操作3
8、.实验报告311.实验课前预习(1)预习讲义中与本实验相关的全部内容。(2)写出预习报告(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主要计算公式、原理简图),准备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上课时指导老师检查记分。物理实验基本程序和要求32(3)仪器安装调试后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4)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测量数据,将数据填入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数据须经指导老师检查及签字。(评定成绩依据)(5)实验后请将使用的仪器整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