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

ID:50749346

大小:37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13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_第1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_第2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_第3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_第4页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百丈山记)资料22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谥号“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他是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明清以来,奉为“大贤”,配享孔庙,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有影响。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3《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

2、它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等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尾呼应,一气贯串,显得十分集中、紧凑。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分为两组,第一组叙述踏石磴、过涧水、入山门而至西阁,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瀑布、夕照与云海,叙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通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在同时所写《百

3、丈山六咏》之一《西阁》的绝句中,朱熹曾抒发了“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的情怀与议论,而没有把它写进本文。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4借助下列提示,自主学习第一自然段: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并翻译全段。 右俯绝壑,左控垂崖 山之胜盖自此始2、想一想,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临着垂直的悬崖;累叠石头作为阶梯,踏着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这个地方,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第一段主要简述登山的过程,到达了百丈山的风景绝佳处。绝壑:又深又陷的山谷。控:临大概,表推测。5研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4、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循磴而东然前瞰涧水蹑石梯数级入庵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乃壁其后,无所睹2、翻译下列句子: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顺着看见踏值得优美的景色筑壁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在南边和东边的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6反映百丈山水的特点的句子是:文中写西阁位置及水流特点的句子的是:第二段主要描述了山门前后

5、幽静美丽的景色。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7研读第三段,完成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深昧险绝瀵涌而出 前揖芦山日薄西山2、翻译下列句子: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幽暗不明,极深水同源而分流正对着迫近,靠近8文中写瀑布飞沫特点的句子的是:文中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文中写百丈山早晨

6、景色的句子是:第三段主要描述了瀑布的壮美景色。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9借助下列提示,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理解全段。以纪其胜因各别为小诗2、想一想,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以:用来。纪:通“记”于是介绍同游之人和写作目的。10整体感知:1、本文的游踪是怎样的?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3、本文的写作特色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移步换景详

7、略得当寓情于景11以“记”为名本质为记叙文“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解题篇 名作者旨趣与性质桃花源记陶渊明纯记叙文岳阳楼记范仲淹兼“览物”的叙述、对“古仁人之心”的议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情黃州快哉亭记苏辙同上;兼具叙述、议论、抒情12课堂小测: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循磴而东,既得小涧循:②老屋数间,卑痹迫隘隘:③日光烛之,璀璨夺目烛:④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殚: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②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

8、处,呈同游诸君顺着狭小照耀竭尽133、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其沫乃如散珠喷雾②曲折而上/自池而出A.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