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

ID:50744007

大小:13.20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3-13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_第1页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_第2页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_第3页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_第4页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分析--深圳平安金融中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层建筑分析建学1101刘洁111601109目录1.项目概况2.设计理念与特色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4.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5.结构体系与工作性能解析6.垂直交通疏散系统目录7.设备设施系统8.立面、细部解析1.项目概况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6日竞得深圳福田中心区一商务地块,这个项目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建筑主体高度588米,塔顶高度660米,建成后总高度将超越上海中心大厦的632米的高度,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建设地点:深圳市福田区01号地块,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西南角。建设单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用

2、地面积:18931.74m2。总建筑面积:46万m2,办公:32万m2,商业:6万m2,地下室:7万m2规定容积率:20.00调整容积率:20.53建筑基底面积:12305.63㎡建筑组成:塔楼115层,地下室5层,裙房10层建筑高度:588m结构顶高结构形式:框筒+外伸臂桁架混合结构1.项目概况平安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01号地块,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于西南角。项目地块西侧与低密度购物公园COCOPARK相邻,其间以中心二路相隔。项目东南向望是深圳最大的会议展览设施—深圳会展中心。项目用地南北长约175.40米,东西方向进深约88.00米~133.00米

3、。规划中的用地性质为办公,商业和相应的配套设施。根据规划要求,建设用地指标如下:1)建筑容积率:202)建筑覆盖率:≤65%3)建筑高度:裙房≤52米,塔楼≥450米2.设计理念与特色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是KPF建筑设计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KPF建筑师事务所(KohnPedersenFoxAssociates):1976年尤金•科恩(A•EugeneKohn)、威廉•佩特森(WilliamPedersen)和福克斯(SheldonFox)创立的KPF建筑事务所,他们希望建筑是能够融合环境并且改变环境的——这也是KPF创作的一贯宗旨。全世界有200多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是K

4、PF的设计,在中国,包括108层的香港九龙车站大厦、480米高的香港环球贸易广场、492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8米高的上海恒隆广场等。该项目规划设计为南北塔楼,其中,裙房高度不低于40米,南塔楼高度设计为150—200米之间,北塔楼设计高度不低于450米。这个高度将超过深圳的最高位于蔡屋围的100层441.8米高的“京基100”和383.95米的“地王大厦”,成为深圳第一高楼。据了解,之前规划中平安集团总部所在地为原高交会馆位置,但由于容积率和高度的限制,平安选择了这块深圳市中心区CBD最高建筑用地,用来打造深圳最高水准的摩天大厦。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3.

5、1竖向由下往上分一个底层大堂,两个空中大厅,7个标准层区和顶层的观光层。其各层交通流线如下图: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3.2办公区的交通流线: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3.3竖向交通组成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3.4核心筒平面布局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3.5一区,三区,四区的标准层使用效率: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五区,六区,七区的标准层使用效率:3.空间构成合理性分析3.6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与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效率的比较:4.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4.1可持续发展措施塔顶:风轮机高空取风办公区:采用再生热系统高性能立面能源再生电梯循环再生材料办公区:租户灯具开关循环

6、空调冻水裙房:冷却塔水循环雨水收集地下室:蓄冰系统公共交通4.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4.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4.2其他措施:南面外墙吸收太阳热量,增加空腔温度,热气流上升产生强大负压,通过压差产生强大对流,实现高效自然通风。还采用了高空取新风措施(左图)高层低温新风措施(右图)4.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典型机电层结构布置典型标准层结构布置5.结构体系与工作性能解析5.结构体系与工作性能解析5.1超限审核前后结构体系变化:5.结构体系与工作性能解析5.2竖向的结构支撑标准办公层的结构模型示意5.结构体系与工作性能解析5.3竖向结构体系模型分析:5.结构体系与工作性能解析5.4

7、结构效率的比较: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结构系统结合了巨柱与空腹桁架系统以增大结构效率,左图为与其他类似超高层塔楼的比较。6.垂直交通疏散系统6.1电梯布局形式:1)空中转换式2)分区式3)双层电梯6.垂直交通疏散系统6.1.1空中转换式:1.高度大于300米以上建筑,电梯数量较多2.在二区或三区以上设空中大堂进行电梯转换3.需要设置穿梭电梯直达空中大堂6.垂直交通疏散系统6.1.2分区布局式:1.适用于高度不小于300米以上建筑,电梯数量较少2.不用设空置中大堂转换3.每分区电梯由地面直达6.垂直交通疏散系统6.1.3双层电梯:1.所有客梯为双层轿厢2.要求所有标准层层

8、高一致,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