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

ID:50742072

大小:1.47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3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_第1页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_第2页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_第3页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_第4页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塞腰鼓说课课件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安塞腰鼓》。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刘成章一、教材分析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选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你,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安塞腰鼓》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文章,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因此结合本单元指要的要求,学习本文就要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感受本文语言美并进行揣摩学习,在品析语言的过

2、程中理解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语言的品析有了一定基础,但作为14岁的七年级来说,能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出文本的生命力量,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教学目标确定为:品读本课语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2、体会排比、反复修辞的表达效果。3、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四、教学重点:体会排比、反复修辞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

3、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过程与方法:一、朗读法二、讨论法三、品读法五、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做了:1、先听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解决生字词。(再听读课文)2、个性化选读。①你最喜欢文中哪个片断,选出来自己品读。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发言,从词到句到段。②激情朗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准备朗读表演。③表演读,要读出水平,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文中词语说出安塞腰鼓的特点,理出文章主要内容。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听读、诵读和品读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环节:品读

4、语言一、自主品读二、合作探究三、全班展示回顾: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雄壮的场面,领悟了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这节课我们主要品析本课的语言。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学生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一、自主学习具体要求:用圈点勾画法画出文中比喻句、排比句、反复句和短句,结合课文内容对其进行品析,并作旁批(举例分析)教师放幻灯片,提示:本课运用修辞(比喻、排比、反复)比较突出小组内交流看看你找的是否和组内其他人员达成共识。1、2组找比喻句3、4组找排比句5、6组找反复句二、小组合作探究明确任务: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诗化散文,通过自主合作探

5、究及比较式品读等方式体会排比、反复修辞的表达效果。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和作者所要歌颂的人的生命力量。1、一组代表发言,二组补充,自主归纳比喻的作用,教师板书:主要特点生动形象2、三组、四组赏析结果:小组代表找出排比句举例并赏析3、教师幻灯片打出排比句补充4、学生自主读这些排比句,体会其表达效果5、学生回答排比定义6、指导学生采取“比较式品读”,体会排比表达效果的不同,目的是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7、五组、六组代表发言,找出反复句举例赏析8、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反复的表达效果9、小组代表回答,其他组做补充10、学生再读再体会,学生总结反

6、复的作用。五、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体会了排比、反复修辞的表达效果,从中感受到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最后,布置作业,写一个小练笔,用上排比和反复的句式。目的是进一步理会并学习本文的语言样式。板书:安塞腰鼓比喻句排比句特点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反复句特点一、分层二、起到强调主题,增强旋律美的作用现在我说说本文的教学构想与板书,本文我摒弃了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侧重于展现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和优美的句式段点,在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的同时,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线。因而,本文的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不可预知性。要求教师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我的板书主要

7、以展示教学程度为主,学生学习成果为辅。使板书同时具有了强大的教学功能和评价功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