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下7.2弹力基础训练题.doc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下7.2弹力基础训练题.doc

ID:50735386

大小:43.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4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下7.2弹力基础训练题.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下7.2弹力基础训练题.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下7.2弹力基础训练题.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八下7.2弹力基础训练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新课标版(2012教材)初中7.2弹力基础训练题1.弹力是物体由于物体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在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_______.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_________测量力的;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如果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伸长方向不一致,所测力的大小与力的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使指针校正到_______;(3)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_______;(4

2、)还应避免弹簧、指针、挂钩和外壳间的_______.4.把3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弹簧伸长到一定长度,除去钩码,用手拉这个弹簧测力计到同样的长度,则手的拉力是_______.判断(5~8)5.用测力计只能测物体重力.()6.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7.只要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没被拉断就可以使用.()8.在一定限度内,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9.下列哪些工具可以直接测量力()A.天平B.弹簧测力计C.案秤D.杠杆10.甲、乙两人沿反方向拉测力计,各用100N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为()A.50NB.100NC.200ND.011.测一个大小为6N的力时,应选用弹簧测力计,最

3、适当的规格是()A.量程10N,分度值0.2N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15N,分度值0.5ND.上述都可以1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B.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压力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13.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方案中的一个来解决这个问题()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让两球于离地等高处坠下,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

4、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14.小明同学用一个最大刻度为10N的弹簧测力计研究物重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他去掉所有钩码后,指针回到0.4N读数处.砝码质量(g)20040060080010001200弹簧测力计示数(N)2.04.06.08.010.0已无刻度可读(1)请指出小明同学做实验中的错误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2)去掉错误部分,你从这个实验的数据中能得出什么结论?15.用两只手拉一根弹簧的过程中,刚开始时不太费力,以后越拉越费力,为什么?16.判断(1)弹性和塑性都是物质特性.()(2)不论用多大的力拉弹簧,撤去力后弹簧都能恢复原长.()(3)测力计不但可测重力,还可测

5、拉力.()17.用左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提环,右手将弹簧测力计的钩子沿水平方向向右拉,若左右手用的拉力都是10N,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18.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施加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牛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牛,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4.2牛B.4牛C.3.8牛D.无法判断19.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得弹簧原长为2cm,当受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当受力后长度为3cm时,所受外力大小为(在弹性范围内)()A.70NB.10NC.35ND.20N20.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的

6、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C.使用前应校零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参考答案1.发生弹性形变变量程2.就越长小3.(1)量程(2)零点(3)同一直线上(4)摩擦4.3N5.×6.×7.×8.√9.B10.B11.A12.B13.C14.(1)加的钩码太重,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物体所受重力跟其质量成正比.15.因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16.(1)×(2)×(3)√17.10N18.C19.B20.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