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doc

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doc

ID:50679305

大小:41.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3

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doc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柳淑芳(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中心学校)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把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读促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关键词:读写结合有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见,要提高学生

2、的语文素养,阅读与写话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必须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并由此把作者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读促写,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带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和语言进行亲密接触,让语言不但在学生的嘴里活起来,还要在他们的脑中、胸中活起来,最终使学生不吐不快而提笔下言,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抓住关键词句,适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法国艺

3、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体现在他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中。而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或句又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泉眼,并以此展开教学,那么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重担”

4、、“翻山越岭”这两个词展开教学。他先引导学生将母亲的瘦弱与担子的沉重进行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付出了许许多多。接着于老师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他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当我们理解了‘重担’的意思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是怎么体会的?”学生的情感又一次被激发了,他们畅所欲言,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无私已经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了。他们用深情的朗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小巧的手写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真正达到了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的境界。二、依托典型句段,及时进行读写训练语文课

5、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教师应当重视从课文中教学生学会积累。教材中很多文章语言非常优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的魄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形象、写生动的一些基本手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例如我们的经典课文《莫高窟》第三段。虽然这段话只有4句话,第一句总写了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然后在介绍有各种各样的壁画。这种先总的介绍,再分别具体介绍的段落对于小学生写作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样的

6、感受,或者你觉得那里是写得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到:“用上了‘有……有……有……还有的……’的句式,让我们觉得壁画确实很多。”有的学生说到:“课文里还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觉壁画的美就在我们面前。”有的学生说:“课文还用了排比的句式,让我们仿佛身临奇境。”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我也想请你们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学校的四季桂,看看这些四季桂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四季桂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四季桂的形、色、味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花写得非常的生动、美丽。由此可以看到,学生有着

7、丰富的想象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在这“读促写,写促读”的相互作用下得以提高。三、挖掘课文空白,适时进行读写训练。在课文中有很多艺术“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空白”令人遐想。所以阅读教学,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空白处,选择落笔点确定写的话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这才是读者个性表达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种思考能否即时得到记录,就有赖于教师在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