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doc

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doc

ID:50672633

大小:37.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doc_第1页
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doc_第2页
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课教学设计《圆的认识》领雁工程学员蒋望雷一、教学情况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五上数学“圆”单元中的内容,“圆的认识”作为新课程“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之一,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载体。本堂课是在学生已有直观认识圆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会使用工具画圆的教学内容。因此,学好本课题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也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圆柱和圆锥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圆的特征、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会使用工具画圆。难点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和体会同一

2、圆内半径和直径相互关系的普遍规律,以及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因素。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特点,拟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让学生经历探索圆的特征及各部分相互关系的过程。(2)体验和掌握使用不同工具画圆的方法。(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周围环境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4)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4、教法学法由于本课题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加上可操作性、合作性强,所以采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二、教学过程设计本堂

3、课的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操作交流与解释结论——巩固应用,而这三个环节,侧重点在第二个环节当中,本堂课也是以学生动手实践来贯穿的。1、创设情景环节中,分步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见过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物体的表面形状是圆形的?(2)有些物体表面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这一环节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圆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能马上建立直观表象,另一方面旨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与生活而又作用与生活,数学的学习内容是现实而有意义的这一理念,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情感)1、在操作交流与解释结论环节中,逐步设计了如下环节:(1)摸一摸:(让学生摸圆形物体的周边和书本的周边,对比体验从而得

4、出圆是一个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利用身边工具画圆:(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曲线、封闭等概念,另一方面旨在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实践方式,然后交流)(3)剪一剪、折一折:(让学生把所画最满意的圆剪下来,折一折,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交流汇报,得出圆是一个由无数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折痕相交的点就是圆心,圆心决定圆的位置等概念)(4)用圆规画大小不等、大小相等的圆,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操作分别交流如下问题:A、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获得:半径、圆规两脚间的距离“r”)B、你能用语言描述什么叫半径吗?(质疑、补充,获得:从圆心到圆上任

5、意一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半径)C、这样的半径你能在同一圆内找出几条,用什么方法找的,他们有何关系?(获得:有无数条、长度相等)D、对折的圆的折痕中,有与半径不一样的线段吗?有几条?(获得:直径“d”无数条)E、你能用语言描述直径吗?(获得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的长度)F、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数学是赋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后,学生不难获得同一圆内“r=d/2”“d=2r”)2、通过这些环节的引导,学生已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整理结论,然后前呼后应的指出:“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有些物体的形状比如

6、车轮,要设计成圆形的道理吗?”让课堂形成一个整体,随后进入第三个“巩固应用”环节:在次环节中,有梯度的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A、判别圆。B、给定半径和直径画圆。C、画圆的对称轴。D、依据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填表。E、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F、利用一根竹竿,在操场上画圆(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让学生体会数学不是单纯的知识,还能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中。)三、板书设计圆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轴对称图形(无数条)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的长度“r”决定圆的大小(无数条)(圆规两脚间的距离)r=d/2d=2r直径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

7、段的长度“d”(无数条)四、教学设计反思1、设计特点分析本堂课设计的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并且着重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体验中感知新知,教师以“引”为主,使“教案”向“预案”转变。2、教学效果预测本堂课的教学较易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学生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和突破难点应该不成问题,但在强调过程的同时。与教学时间的冲突依然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