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69119
大小:1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7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咏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春日》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具准备:有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咏柳》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春日》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具准备:有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咏柳》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
3、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学难点: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有关资料。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朗读,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4、。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5、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7、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
6、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
7、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