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护理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护理观察【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护理外伤性脾破裂在腹部损伤屮较为常见,且病情较重,大多数伴有失血性休克及多处复合伤。护士应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本院自2008年8月~2010年6月共收治脾破裂手术患者55例,经抢救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患者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105岁;来诊时无休克症状者32例,有不同程度休克者23例。55例均为手术治疗,脾切除50例,脾修补5例,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全部治愈。2急救护理2.1一般护理脾破裂病情急,变
2、化快,且多合并复合伤,患者一到医院应稳、准、快地用担架车将患者接入抢救室,通过向患者及陪送人员询问,了解致伤原因及部位,并注意患者的神志,有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嗜睡、昏迷等,判断有无合并伤。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外表软组织损伤情况,并检杳有无腹肌紧张及腹膜刺激征。同时做好生命体征记录。休克患者经抗休克处理,血液动力学仍不稳定或来院时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又出现不稳定者,应及时快速地进行术前准备,尽快手术治疗。护士应立即完成皮试、备血、备皮、置胃管、尿管等工作。当脾破裂后,早期有脉搏细弱、率快、呼吸浅快、脉压羌小、血压下降趋势。此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做
3、腹腔穿刺,及早明确诊断。2.2补充血容量应迅速建立两路静脉通道,一路用16号静脉套管针穿刺作为扩容、输血、输液;另一路用9号输液针穿刺,以备抢救时推注或滴注各种药物时用,必要时静脉切开。2.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平卧位,检查有无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障碍,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异物,保持气管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同时氧气吸入。2.4合并伤者的护理对合并脑外伤患者密切观察意识、瞠孔变化,是否伴有头痛、呕吐、脑脊液外漏等临床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采取措施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合并四肢骨折患者,应简单清创包扎减少感染,并重点观察有无
4、神经血管损伤,舒时给予夹板外固定。3术后护理3.1一般护理全麻清醉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叶物误吸而发生窒息,硬膜外麻醉平卧6h,生命体征稳定示改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腹壁张力及腹胀,利于切口愈合。同时让患者早下床活动以利胃肠功能的恢父预防组织粘连引起肠梗阻。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再出血。3.2观察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每30min'60min测1次,待病情稳定示改2h~4h测1次。患者出现烦躁或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呼吸加快、四肢厥冷多为休克表现。有呼吸困难者要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结合引流管情况杏找原因并
5、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每4h测体温1次,术后3d内体温升高多为手术热,如术后持续高热提示有感染可能,应查看伤口有无红肿或渗液,切口敷料有浸湿时要及时更换防止感染。3.3导管的护理脾切除患者在腹腔放置双套橡皮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量及性质,若有新鲜血性液体流出,提示有岀血倾向,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更换引流袋应注意无菌操作,防II止行感染,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一般为72h,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净,观察引流管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安静的环境,给予患者舒适的体咪,术后平卧6h后改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加肺的通气量减轻腹部张力,
6、并早期活动,防止膈下积血积液,肠粘连和感染。3.4术示疼痛护理疼痛是机体对侵袭的防御反应,早期表现切口痛,是皮肤知觉引起的表浅性局限性锐痛。也可因缝合过紧及咳嗽加重疼痛。当腹蠕动恢复时,由于肠管内气体贮留,患者行腹胀及腹牵扯痛。早期切II疼痛可给予适当镇痛药,鼓励患者深呼吸,协助患者咳嗽、咳痰,给予雾化吸入,因肠蠕动引起疼痛则给催眠剂,抬高上身可减轻疼痛。3.5体温观察手术后患者多在3LC以上,持续10、15d,患者自觉良好,不需特殊治疗,而膈下脓疡患者体温较术后吸收热高,持续时间长,多伴艮寒,胃部饱满,不适,肋部胀痛,在左腋屮线90〜10肋
7、间隙饱满,有压痛呃逆不上,白细胞总数和屮性粒细胞数增高。超声波检查有液平,穿刺可抽出脓液,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的高低热型持续的时间,有无寒战,以及其他临床体征,及时发现报告医生。3.6饮食护理术后禁食肠蠕动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可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如无腹胀、腹痛、呕吐等现彖,可逐渐改半流质。待病情稳定示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保障患者营养平衡,恢复期患者多鼓励其下床活动,促进患者早日康父。3.7口腔护理术后患者行胃肠减压者,每天用硼酸液擦拭口腔2~3次,防止口腔感染。要保持被褥干燥、清洁,鼓励和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
8、褥疮,以利患者早口康复。参考文献[l]华积徳.脾外伤的处理.肝腹外科杂志,1997,5(6):375377.[2]余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