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28674
大小:9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平行线的特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平行线的性质一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平行线,对其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的认识能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学习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合情说理,将直观与简单说理想结合的方法;初步感受到推理说明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1.经历观察、操教科书基于学生对
2、平行线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掌握平行线的三个特征,并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2.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3.通过学生学习动手操作、观察、合作、交流,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其主动探索、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设计分析第一环节:复习回顾活动内容:复习已学过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两直线平行的条件。(1)∵∠1=∠2(已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3=∠2(已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3)∵∠2+∠4=1800(已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活动目的: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一节课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复习已学知识,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另一方面为“对比发现,加深理解”环节作好铺垫。abc17456328第二环节:探索发现活动内容:让学生自行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后,提出问题:(1)合作交流一:请找出图中的同位角,并猜测他们有何关系?你能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吗?(2)合作交流二:请找出图中的内错角,并猜测他们有何关系?你能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吗?(3)图中还有其他位置关系的角吗?它们有何关系呢?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的结论的。
4、以上问题在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并派代表回答。在此处,还利用Z+Z设计了相应的课件,可以使学生进一步通过操作、观察,得出结论。(4)由师生共同总结平行线的特征和简记。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来说明自己猜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合情说理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1BCDA第三环节:牛刀小试活动内容:1.完成下列填空(1)∵AD//BC(已知)∴∠B=∠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AB//CD(已知)∴∠D=∠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A
5、D//BC(已知)∴∠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E1234CFDABE第四个环节:综合应用活动内容: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2.潜望镜中的两面镜子是平行放置的,如图所示,光线经镜子反射后,∠1=∠2,∠3=∠4。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进入潜望镜的光线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为什么是平行的吗?1234活动目的:两个问题都是关于平行线性质和条件的综合应用,是对上一个环节的巩固应用。五课堂小结与提高这节课的收获与注意事项活动目
6、的:课堂小结并不只是课堂知识点的回顾,要尽量学生畅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教师对于发言进行鼓励,对于两个知识点整合,更要有所思考,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活动内容:1.教材2.思维拓展:当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时,这两个角会是什么关系呢?试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AB∥ED,BC∥EF,那么∠B与∠E的关系是______(2)如图(2),AB∥ED,BC∥EF,那么∠B与∠E的关系是_________总结上面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图(2)AABBCCDDEEFF四教学设计反思1.加强与生
7、活的联系在本节课中,适当的增加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用中学,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充分挖掘知识内涵,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及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平行线特征与两直线平的条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需要注意的地方(1)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