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27976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天净沙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净沙·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础知识,培养对古典诗词曲的兴趣。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歌大意,在读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语言,体会其情味,感悟曲中创设的意境,领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揣摩古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延伸,体验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小令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在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创设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
2、点: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体会曲中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生平资料、古筝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学生准备:元曲及作者白朴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采用品味、诵读、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理解课题 1.学生用一至两个词语表达对秋天的印象。 2.温故知新,学生重温与秋有关的古诗词。 3.导入新课,解题,简介元曲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疏言,感悟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读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个字的读音,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3、 2.指名学生朗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指导读出曲的节奏、韵味。 3.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同桌合作学习理解诗歌大意。 4.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大意。 教师随机提问:对“残霞、轻烟、寒鸦、飞鸿影下”等词的理解。 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图景用朗诵表达出来。 三、细读悟象,把握诗境 1.找一找作者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朗读第
4、一句中的景物。 (1)这些景物让你感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 (暗淡、萧瑟、冷清) (特别注意:孤、落、残、轻、老、寒六个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鸦”这些景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哪些情感?为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种凄凉、冷清、孤寂的情感读出来,声音要轻、缓。 (4)引入一组写秋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悲秋”。 3.朗读最后两句的景物。 (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物又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秋天?(灿烂的、明朗的、绚丽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读展示出最后两句一个多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
5、。 (3)第二句选择“青山……黄花”写来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青山绿水:充满生机;白草红叶黄花:色彩艳丽、多变。这些景物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生命鲜活明亮。表达作者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 4.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 5.两者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一点飞鸿影下。” (1)鸿雁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充满活力) (2)读出作
6、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 6.小结,引读。 (1)小结: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构成,前二句呈现出一片萧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点飞鸿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图,鲜明活跃起来。最后,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结束,增添了五彩缤纷的亮丽色泽。 (2)引读: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读前两句;又是充满活力的——第三句;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最后两句 四、研读悟意,体察诗蕴 作者将秋日傍晚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们还要考虑到作者写这首
7、散曲时的背景和作者生平这个因素。(渗透“了解背景,知人论诗”的学习诗词方法) (1)学生阅读白朴的生平资料。 (2)本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达乐观积极地对待人生) 五、诵读顿悟,表达诗情 朗读全曲,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情感。 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渗透吟诵的技法“平长仄短,依字行腔”读出诗文的声韵之美。 六、拓读积累,赏析延情 (一)总结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反复朗读,了解诗意;品味语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体会感情;了解背景,知人论诗。
8、 (二)出示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对比阅读 思考题: 1.这首散曲描绘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