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

ID:50606066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重难点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溶液的形成重、难点分析一、几个概念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被溶解前的状态可以是固、液、气。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最常见的溶剂是水。二、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特别注意1、溶液为混合物,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混合时不是溶液。2、区分:“溶解”与“乳化”的不同。三、溶解时的热量变化1、溶解过程中的两个变化:扩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2、热量变化: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

2、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教学策略1.在上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有哪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本章的章图及图9-1为引入溶液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2.【实验9-1】十分简单,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因此可以把重点放在对实验现象的微观解释和溶液、溶质、溶剂概念的建立上。糖溶于水的过程是糖的分子扩散的过程,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则是离子的扩散过程。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不必展开,只要求学生了解,无论是分子还是离子,它们都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它们均匀地分散

3、在水分子中间,以此来理解溶液的本质。对于溶液的基本特征,要抓住均一性和稳定性。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处都完全一样;所谓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但要注意,这是指溶液形成以后,而不是指在溶解过程中。3.对于溶液的广泛用途,学生有许多生活经验,要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在讨论中,如学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教师应予以鼓励。4.“乳化”现象是通过实验引出的,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洗涤剂是一种最常见的乳化剂。应该注意的是,“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与物质溶解在水

4、中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溶液和乳浊液,只从定性的角度描述它们的特征,没有提出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的问题,因此是一种粗略的说法。5.通过活动或讲解认识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一方面可以认识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常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同时又能体验研究的乐趣、探讨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检验自己设计的方法。课题2溶解度重、难点分析溶液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物质,第2课题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同时本课题对于学生来讲又比较陌生,也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本课题的教学应该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用做实验的方式对概念进行剖析,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主

5、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此来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教学策略1、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教学:先以学生常见的食盐和蔗糖形成溶液为例,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如“食盐、蔗糖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那么在一定温度下,食盐、蔗糖会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与探究”。在实验中,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又提出问题:“在探究实验中你对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有哪些认识?”通过“活动与探究”及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确在温度一定和溶剂量一定的情况下,溶质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明确认识

6、“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要指明这两个条件的原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转化可能有的途径。通过实验和在海水里游泳后在海滩上休息时身上析出盐的过程,来理解结晶现象。2、对溶解度的教学:对于“温度一定、溶剂为100g,饱和状态”这三个因素的理解,可以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田径比赛时,为什么规定“同时出发、距离相同”等条件。让学生明确溶剂的量一定的原因以后,进一步指出溶解度概念中溶剂为100g这个数据是人为规定的。3、对影响溶解度的因素: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与影响溶解能力大小(即溶解性)的因素相同,在通过生活实例

7、、本课题的对比实验及“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明确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影响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对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两种表示方法的认识作铺垫。4、对溶解度曲线;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学上作曲线图的方法,让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溶解度曲线,要求学生用自己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查阅溶解度,可让学生对溶解度曲线进行讨论“从中获得哪些信息”。5、关于气体溶解度:课程标准中无明确要求,但有“自制汽水”的活动建议;考虑到生活中气体的溶解现象很多,予以介绍:溶质为气体、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注意只要求学生会用上述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即可。6、本课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有丰

8、富的联系,应鼓励学生把化学知识与日常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