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9009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探究性实验教学一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性实验教学一例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就要充分放手,将一些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谈一下我的做法:在鲁教版初
2、三化学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教材精选了三个化学反应,均各有特点。针对这一实验,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教材分析]实验一是用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s)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CaC12)。该反应中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如果反应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势必会使二氧化碳溢散到空气中,造成实验结果偏小。实验二是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硫酸铜(CuSOJ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zSOQ。该反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如果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就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
3、。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该实验最好放在第一个进行。实验三是用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o该反应中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在反应时是以白烟的状态出现,如果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小。由此可见,三个实验都各有特点,所以尽管课本中只要求选择一个反应作为研究对象,但为了让学生自己“探究”出质量守恒定律,更深切的体验探究的乐趣,我让每小组把三个实验都做一做。[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接触化学时间较短,知识积累有限,如果问题开放程度太大,学生可能找不到起点。因此,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点拨:在设计实验前,
4、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活动天地”中的2,让学生找到一个起点,然后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及操作。[课前准备]教师:托盘天平、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酒精灯、橡皮塞(带孔、不带孔都有)、塑料袋、气球、细线、导管、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细沙、放大镜、火柴盐酸.大理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白磷学生:查资料或上网找一找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推测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那实际情况是如何呢?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学生]阅读“活动天地”2,开展思维。实验一:[教师]我们先做第二个实验,请大家
5、考虑一下都需要哪些仪器呢?[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交流]:找两个小组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给予评价、反思。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结果交流]各小组均能验证自己的猜测。实验二:[教师]下面请大家记录该套装置的质量,并把装置放在旁边。讨论第一个实验。[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交流]第一.二.五小组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但另外三个小组则发现:反应后,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小。[探析]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学生从实验过程中探究。1、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第一小组的方案是:将适量的稀盐酸倒
6、入锥形瓶中,然后取几块石灰石放入到气球里,把气球套在锥形瓶的瓶口上,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其质量,再把气球内的石灰石倒入锥形瓶内,使二者发生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其质量,发现与反应前装置的质量相等。从而说明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二、五两个小组也基本上同第一组差不多,只不过有的用的是塑料袋套在了锥形瓶的瓶口。第三小组的方案是:把稀盐酸倒入烧杯内,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其质量,然后又称出适量的石灰石,再把石灰石倒入烧杯内,使二者发生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其质量,发现装置的质量小于反应前烧杯、盐酸及石灰石的质量之和。四、六小组与其类似,只不过第六小组
7、用的是锥形瓶。2、探究原因:⑴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⑵为什么一、二、五组(三、四、六组)的实验结果差不多?[学生交流]对第⑴个问题,学生发现:一、二、五组的实验,其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而另外三个组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正是由于装置未密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溢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反应后总质量减小了。对第⑵个问题,学生也基本能认识到无论是用气球还是塑料袋,其密闭作用是无明显差别的,用烧杯或锥形瓶也都无关紧要。[点拨]实验时,要树立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实验三:[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第三个实验白磷燃烧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结果交
8、流]有四个小组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但第四小组和第六小组仍然没有验证他们的猜想。[反思]第四小组:我们的实验方案是把白磷放入到燃烧匙内,点燃后立即伸入锥形瓶内,结果发现生成的白烟从瓶口溢散到空气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