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

ID:50579168

大小:154.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07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_第1页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_第2页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_第3页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_第4页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高层剪力墙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日益向大城市集中,以致造成房屋需求量急剧增大,用地极为紧张。为了解决这种矛盾,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剪力墙结构由于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强、水平位移小、刚度大,现已成为高屋住宅结构的主要形式。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摸索与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大模板技术在高层剪力墙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更引入注目。但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现就高层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采取以下措施。高层剪力墙结构工程的基础主要采用

2、箱形基础、桩基础或者复合基础。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具有几个共同点:埋置深度大,钢筋布置密集,基础混凝土方量大等,因施工相对困难,各种质量问题也不可避免,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防治呢?1.打桩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桩基础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种深基础形式,它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的特点。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我国已有多年历史,在建筑工程应用最广、适用土质条件范围广,一般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质量容易控制。但施工噪音和振动大,桩区和附近30——40米范围内的土体将产生大量的隆起和水平位移,而且由于邻桩相互挤压导致

3、桩位位移,影响工程质量、故打桩不适于城市稠密区,桩打得越多,对环境影响越大。为此,在打桩前,一般需在桩区附近10米以内改建地下管线,封锁城市交通,拆除原有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对50米30/30范围内建筑物、管线进行观测,在打桩完毕后,对损坏的建筑物修复和巩固。并采取得当措施,消除桩对邻近建筑物的危害。如:采用合理的桩(如全钻孔沉桩,部分排土的打入桩);改善设计(如增加桩长,减少桩数。减少入土桩体;改进施工措施,如根据邻近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制定打桩程序和流向);设置塑料排水板以降低超静孔隙水压;开挖

4、排水沟、防震沟,限制和减少浅层土体挤压等。施工前清除地表层下障碍物。沿红线2—5米挖防震沟一道,深1.5米,上口1.5米,下口0.8米,土方运走、沟边塌方及时清理,以保证地下孔隙水的排除;防震沟内打双排塑料排水板;在桩位较密的轴线附近空位打入塑料排水板,其上口挖槽,并在槽内回填粗砂以利孔隙水流出,排水槽与防震沟相通,将水导入防震沟,防震沟水满时用抽水机抽出。合理安排打桩流向等。2.钢筋的定位控制措施高层剪力墙结构工程的基础钢筋工程,由于钢筋密集、规格大,在节点部位,钢筋重叠层数多,钢筋放样寸必须充分

5、考虑,以正确确定箍筋的尺寸,否则,极容易出现露筋现象。剪力墙的钢筋布置是钢筋绑扎的重要内容。必须将每堵墙的轴线准确地在基础底板钢筋上用油漆点标出,并且认真复核,做到准确无误之后才能认可。插筋前,必须根据测设的轴线标志,首先将各转角暗柱箍筋用电焊在底板筋上点牢,复核准确后,才能用电焊将每根钢筋焊牢固定,否则,墙筋极容易出现‘走位”现象。即使这样,在浇混凝土时,还必须派专人值班,发现走位现象,及时纠正,浇好混凝土后,弹好模板线,如果还有个别钢筋走位,可将其根部挫一小窝,将线外钢筋移入墙内,再进行墙筋绑扎

6、。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模板正确就位,为后续工序制造好的条件。3.底板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30/30基础底板混凝土一般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捣完成或作好后浇带,严防出现施工接缝。在底板混凝土浇捣前必须做好充准备工作,认真进行隐蔽验收,检查四周反口模板是否隐固正确,防水带是否完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决不留后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还应做好测温试验,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特别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充分考虑供水供电可能出现的问题,依据工程图纸制定切实可行的混凝土浇捣方案,严防底板出现施工缝。另

7、外,由于底板钢筋多而密,在节点部位振动棒插入较为困难,极易出现漏振情况,必须由专人负责振捣,并适当增大该部位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小石子的粒径等,彻底杜绝工程事故发生。4.剪力墙钢筋走位现象的防治钢筋工程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比框架结构更为复杂、繁锁,主要特点是钢筋数量多、规格小,绑扎时不象框架柱一样相对独立,每一堵墙都相互影响,一旦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修正特别困难。30/30钢筋走位现象在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墙筋规格小,极易出现,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在墙筋绑扎完毕,经检查符合要求后,用电焊将最

8、上一层水平筋与立筋点焊,并且每隔40厘米左右绑扎拉结筋,也用电焊点牢,另外在浇混凝土时,发现少数被振动棒损坏的部位及时修正。钢筋绑扎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门窗洞部位极易引起整体走位和门窗洞偏移,修正不好就无法使大模正确入位。预防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在绑扎好暗柱后,使门窗洞边暗柱主筋至转角暗柱墙线,符合要求后再量出该墙线至转角暗柱第一根主筋的距离,把对应部位的水平钢筋平头放好,绑扎8粥每根钢筋的白点与转角柱第一根主筋平齐;另一头紧套门(窗)暗柱,这样就能准确地保证相应墙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