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74678
大小:1.19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11
《放鹤亭记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放鹤亭记——苏轼《登云龙山》元丰元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张山人、颜复、王巩游云龙山的《登云龙山》诗就是典型::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这时作者正知徐州。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有人要抓他的辫子,因此请求外放,此时他已外放八年。苏轼写此文的前一年,刚到徐州,便遇上因黄河决口造成的水灾,他领导军民抗洪,两个多月洪水方退,他也两个月未进家门。他爱和平民百姓结交,僧道隐
2、士都有交往,云龙山人即是他交往的一位隐士,因大水而迁居,又建新亭。此文即写于山人新亭落成之时。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际:1、交界处:唯见长江天际流2、会合:刚柔相济、风
3、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3、接近、到:际天接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黑暗社会不乏有识之士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4、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古人言:“玩物丧志”,过于沉迷所玩赏的事物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壮志。春秋时期卫懿公好鹤而亡国,可说是玩物丧志的典型。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名赤,世称公子赤。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不恤国政。卫懿公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训练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进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
5、乘有豪华的轿车。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冬,北狄人聚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卫国士兵发牢骚说:“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到了荧泽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卫武公作《抑》:据考证,《抑》是卫武公献给周平王的诫勉诗。1.告诫周平王潜心修德以治国,勿颠覆败德而乱政;2.告诫周平王敬慎威仪以显德,勿僭贼威仪以败德;3.告诫周平王听受善言是敬慎威仪的直接体现。《酒诰》现为《尚书》中的一篇,它本是周公为其弟康叔而作。西周初年,周公平定殷乱,封其弟康叔于卫。周公初
6、封康叔时,担心康叔年龄较小,于是告诫他商纣之所以亡国,其原因在于“淫于酒”,商纣之乱始于“酒之失”。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刘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身体瘦弱不堪一击)。”其人笑而止’。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
7、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阮籍经常不说话,却常常以眼睛当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青睐”、“垂青”“白眼”这样的词汇就是他的原创杰作。我们知道,瞳仁是黑的,正眼瞧人的时候,瞳仁在眼睛中间,看起来黑的多,就叫青眼;斜眼看人的时候,眼白多,就是白眼了。“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
8、可以久留。”整体感知1、建亭的原因及取名的依据2、隐居之乐3、作放鹤招鹤二歌鹤—隐者—感慨明确:原文有“饮酒于斯亭而乐之”“隐居之乐,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从这两句话不难看出,苏轼对隐者的态度——欣羡。借此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叹羡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的自我解脱的思想。分析一下苏轼对隐者以及隐者生活所持的态度?文章写酒、状鹤、作歌表达作者什么思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