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

ID:50544545

大小:2.67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0-03-10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_第1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_第2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_第3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_第4页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病因病机终结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因病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魏潇第四章病理基础1、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2、熟悉发病的原理和类型;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3、了解病因、病机的概念。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学习目标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内伤病因外感病因第一节病因病因的概念病因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的疾病原因。分类一、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疠气5(一)六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内生五邪:内风、

2、内寒、内湿、内燥、内火6(一)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7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8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9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暑性升散 易耗气伤津暑多挟湿10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 易阻遏气机 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 易袭阴位11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性干涩 易伤津液燥性属阳燥易伤肺126、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为阳邪 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13(二)疠气1、概述强烈传染性传播途

3、径2、致病特点传染性强 易于流行发病急骤 病情危重一气一病 症状相似14(二)疠气3、影响发生与流行的因素人体正气强弱有关气候因素环境和饮食因素预防措施因素社会因素15二、内伤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劳逸16(一)七情1、概述七情:是指正常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内伤七情:是指异常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内伤病邪的统称。172、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183、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193、七情的致病特点(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4、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3)影响病情变化20(二)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1)五味(2)寒热过饥过饱食无定时21(三)劳逸失度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2、过逸22三、其他致病因素可致病的病理产物虫兽伤烧烫伤外伤23可致病的病理产物(一)痰饮(二)瘀血24(三)结石病因病机病机Pathogenesis25发病的基本原理主导因素—正气邪正相搏重要条件—邪气(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和能量。2.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气是决定发

5、病的关键因素。(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2.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3)影响病情和病位(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邪气正气邪气胜正气—发病正气胜邪气—不病相搏正邪相争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病机32基本病机一、邪正盛衰二、阴阳失调三、气血失常重点33正气、邪气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人体的机能活动(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

6、)及其产生的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34一、邪正盛衰正邪相争发病与否正邪盛衰病邪出入虚实变化疾病转归35(一)正邪相争与发病正气不足——内在根据邪气侵袭——重要条件正邪胜负——发病与否36(二)正邪相争—实证1、病理状态:邪气亢盛2、病机特点:致病邪气和机体抗病能力都较强盛,正邪相搏,斗争激烈。3、临床常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37(二)正邪相争—虚证1、病理状态:正气不足2、病机特点: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出现虚弱、衰退和不足之证。3、临床常见于外感病的后

7、期,或内伤杂病的后期,或体质素虚,多种慢性病证的患者。38(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2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脾阳-水肿)(实热-阴伤)虚实转化由实转虚由虚转实(肝热-脾虚)(气虚-血瘀)虚实真假真实假虚真虚假实(气虚-气滞)(腑实-气虚)39(四)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则病势向愈2邪胜正衰则病势恶化正气邪气40(五)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正邪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未复急性转为慢性慢性病持久不愈41基本病机一、正邪相争二、阴阳失调三、气机失常42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发病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疾病转归43(一)阴阳失调与发病阴阳相对的、动态的、平衡与协调阴平阳秘

8、44(二)阴阳偏胜—阳盛1、病理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