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40356
大小:2.3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4
《春夜洛城闻笛.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画像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
2、书局1977年版)卷二十五出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本首古诗诵读鉴赏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诵读提示本篇主要叙述了诗人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行旅之苦的笛声,勾起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作品原文(1)洛城:洛
3、阳(现在河南洛阳)。(2)玉笛:精美的笛。(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5)折柳:即《折杨柳》曲调,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6)故园:指故乡,家乡。古诗翻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翻译: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翻译: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句解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
4、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
5、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主旨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本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笛声悠扬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故乡的情感。作品鉴赏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
6、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
7、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课后习题(1)背诵本诗及知识点(2)了解《泊船瓜洲》等思乡名诗(3)搜索关于“折柳”的资料再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