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doc

[精品]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doc

ID:50535818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6

[精品]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1页
[精品]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2页
[精品]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文言文探究性教学实践与反思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融入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改善了学生学习的课堂人文环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开拓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关键词:文言文;语文教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99-01文言文教学中到底探究什么?如何将探究性学习引入文言文教学呢?下面以《曹刿论战》中关于鲁庄公形象的评价为例做一说明。一、案例:《曹判论战》中关于鲁庄公形象的探讨相

2、比之下,按照传统的分析和习惯的概括,《曹刻论战》中的鲁庄公只是一个起到对比、衬托作用的形象,他的特点是“鄙”和“未能远谋”o正是这样的特点,一直以来鲁庄公几乎成为了愚昧、无能的代名词。那么,鲁庄公是否真的一无是处呢?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全是曹刿一人的功劳吗?在分析完曹刿的形象特征之后,我耍求学生再次研读教材,在此基础上讨论、归纳鲁庄公的人物形象。在重新研读教材之后,多数学生的看法与教参基本相同,即认为鲁庄公是一个0光短浅的人,说他战前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和近臣的拥护上,作战时又急躁冒进,根本不懂得洞察敌情、

3、把握战机,更为可笑的是打了胜仗竟然却不知道获胜的原因。但也有少数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鲁庄公并非一无是处,他也具有勇敢、诚实、虚心等品质。于是,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描述鲁庄公的有关句子,并深入分析其所反映出的鲁庄公的形象特征。“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首先,长勺之战是强大的齐国主动挑起的。大敌当前,身为一国之君,鲁庄公毫不退缩,身先士卒,积极迎战,可见其勇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次,形势危急,一介平民曹刿请见,鲁庄

4、公没有高高在上,不仅接见,而且有问必答。面对曹刿提出的“何以战”,鲁庄公能据实回答,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这两个迎战条件连遭否定后,普庄公并没有气恼。经过一番思索后,他提出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终于得到了曹刿的肯定。他的诚实、大度、虚心由此可见…斑;“既克,公问其故。”最后,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下,酣畅淋漓地结束了这场卫国战争。鲁国上下是一片欢腾,惟独鲁庄公仍在冋忆整个战争过程:为什么曹刿要在“齐人三鼓”之后,H:“可矣(击鼓)”?为什么曹刿要在“下视其辙,登轼

5、而望之”之后,曰:“可矣(追击)”?为什么……无数个疑团,困扰着普庄公。最终,他坦然地将心中的疑惑全盘托出,主动向曹刿请教。至此,…个身先丄卒、从谏如流、知人善任、不耻下问的明君形象跃然纸上。经过多次结合文本的解读,学生终于明白在那样-■个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朝代,鲁庄公能够如此,乂怎能用一个“鄙”字将他对长勺之战的贡献无情抹杀呢?二、探究性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根据探究性教学的一般特征,可以将探究性文言文教学粗略地分为产生疑问、质疑争鸣、精析材料、形成共识等儿个阶段。1、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疑问。由于文言文

6、的表达方式与现代口话文差别甚大,学生在理解文字意义时可能产生疑问,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也可能产生疑问,在理解文章意思时同样可能产生疑问。因此,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前儿分钟自学文章,产生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2、学生针对产生的疑问进行质疑争鸣。首先,学生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观点分成儿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辩论,阐述各自观点产生的依据,全班同学对各种观点进行初步的评价,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观点。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研究材料。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阐述的不同观点,

7、教师引导学牛分阶段、有目的地研究文言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屮的字、词、句的意义,以形成对材料的较为全面的认识。4、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需要注意的,对于字、词及句子的含义,应该说早已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不会出现太大的歧义。但对于文屮所体现的观点,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学生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学生可能并不赞同,甚至有吋可能会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保大同的基础上存小异,而不必强调千篇一律。在进行文言文教学吋,笔者尽量发掘文言文与学生生活的各种联系,以便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隔阂。在

8、此基础上,架设沟通古今、穿越吋空的桥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同吋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总结出实现文言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使文言文教学焕发出独有的生机与活力,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启发学生自我探究,从而实现个性张扬与语文素养提升的双丰收。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的课堂注定是死水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