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

ID:50522604

大小:7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0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_第1页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_第2页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_第3页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_第4页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华青 机械功 教案 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功万祥学校杨华青(-)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2)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二Fs,知道功的单位是焦耳(J)o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实例中认识做功需要两个必要因素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解释,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学难点:正确的理解、计算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多媒体放映

2、(马拉童车、铲车提升重物)这两个动画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有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课1)机械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演示1]手提着钩码在空中静止不动,问拉力是否对钧码做功?为什么?没有功,因为虽有拉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演示2]手提着钩码匀速水平移动一段距离,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没做功,因为拉力在竖直方向,钩码的移动是水平方向的,不是在拉力方向上移

3、动的,所以拉力没做功。与生活接近,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的能力。[演示3]手提着钧码匀速上升,问拉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为什么?拉力做了功,因为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多媒体放映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并分析判断依据。帮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多。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做功越多。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越大,

4、物体做功越多。3)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请同学们一起做三个小实验。1)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而上。2)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1本书分别提到凳子上。用手将书包提到凳子上和将1本书从地面提到头顶。阅读焦耳简介。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现彖,并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4)课堂小结幻灯打出所学内容。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5)作业布置课课练教学反思万祥学校杨华青“功”是本章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5、,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中从实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力与距离的关系,从具体实例到抽象得出功的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一)在课题引入上,从实例入手,马拉车、起重机提升重物有什么共同点,引出功的概念。(二)利用图片,理解功的概念。总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三)关于公式W=F・S的理解要正确计算功的大小,首先应明确力是否做功。公式中F、S即为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初学功的知识时,学生常对“做功”概念不清,关键是对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认识不清,教师应多举例让学生分析、对比和讨论

6、,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的“做功”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物理过程。学生在经过学习后,还有一些对功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只有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加引导;在功的计算中,发现学生在解题的格式上,以及W=F・S的运用上,不明口功的计算“先是力是否做功的判断,然后才是计算”,因此在课后习题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以弥补课堂之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