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

ID:50503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21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_第1页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_第2页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_第3页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_第4页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比较分析-农田水利摘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在横向上,跟踪和调研分析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来,6个典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实施情况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比较研究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的规律;在纵向上,以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为例,详细分析了1991-2007年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过程,剖析了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对策措施。一、我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大型灌区在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

2、的地位,是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共有434处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为0.178亿hm2,约占全国灌溉面积的31%,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6%;大型灌区总人口为2.8亿,其中农业人口为2.3亿,分别占全国的21.0%和31.3%;大型灌区人均粮食产量约600kg,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0kg;同时,大型灌区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防止土壤沙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以约占全国1/8的耕地面积、生产1/4以上的粮食、创造1/3以上的农业生产总值、养育1/5以上人口的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却比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

3、潜力,是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战场。如2006年全国大型灌区灌溉用水量为1230亿m3,占我国农业用水量的34.2%,大型灌区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16。二、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横向比较为了改善大型灌区工程与管理状况,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自1998年起,我国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历经10余年的发展,大型灌区灌溉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灌溉用水效率有了明显提高,缩短了渠道输水时间和灌溉周期,提高了输水能力,减少了水量损失,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改善大型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

4、起到了重要作用。跟踪调查和测算四川省都江堰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宁夏青铜峡灌区、安徽淠史杭灌区、河南韩董庄引黄灌区和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6个典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实施前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变化,可以清晰反映10多年来我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对提高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作用,如表1所示。从上表1可以看出:①随着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实施,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都有明显增加,但由于灌溉用水效率起点水平和不同灌区的特点各异,其作用效果存在差别。如重点进行渠道防渗的北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幅远大于重点进行配套改造的南方灌区。②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与实际投资有

5、着密切的关系,完成规划投资比例越高,则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增加幅度越大,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6个典型灌区中完成规划投资最高的韩董庄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最快,而完成规划投资较低的淠史杭灌区和交口抽渭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较为缓慢。③由于自然条件、渠系结构和历史用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部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显著改善了灌溉用水条件,但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幅度不大。这一方面说明仅通过工程措施提高用水效率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完备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加强用水管理;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短时间大幅度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存在一定难度。三、大

6、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纵向分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从工程和管理两个方面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工程设施改造为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供了基础条件,如通过渠首、渠系以及骨干灌溉排水工程的配套改造,可以直接影响灌区引水、输水、配水和排水过程,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渠系用水效率;通过土地平整、优化畦田长宽规格和改进灌溉技术等可以提高田间用水效率。加强用水管理可以显著减少灌溉工程的非工程性水量损失,如通过加强灌区管理,精心调度,优化配水,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跑水、漏水和无效退水;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提高用户的节水意识,影响用水行为,减少水资源浪费;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调动

7、用水户节水积极性;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等等,都可以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通过分析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1991—2007年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历程能够动态地显示过去17年来,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自1991年以来,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卫宁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结合两个灌区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在不同阶段的变化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