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ID:14124126

大小:28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_第1页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_第2页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_第3页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_第4页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专题(《中国水利》2009年第3期)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韩振中裴源生李远华郭慧滨      编辑:管理员归档时间:2009-2-13    摘要: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方法。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典型样点灌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和各省及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

2、均值。样点灌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该成果可以作为灌溉用水效率宏观评价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末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预期性指标)。为了适应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节水灌溉发展的要求,跟踪灌溉用水效率动态变化情况,科学评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程度,为制定“十二五”灌区改造与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依据,水利部于2005年底启动了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工作。该工作涉及面

3、广、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水利部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农村水利司牵头的工作组和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水利部新乡灌溉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分别负责组织协调与技术指导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根据统一技术指南要求,由农水主管部门负责,以水科院(所)、灌溉试验中心站、水利技术中心等单位为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效率的测算分析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兵团资料汇总分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本

4、项工作的专家与技术人员达1 500多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指标,在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其分析计算方法有明确规定,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获取的方式方法来看,综合反映了设计水平年一个灌区“标准状态”渠道系统工程状况、能力和田间灌溉水平下的灌溉用水效率,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包括管理在内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宏观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指标,其测算分析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直接量测统计灌区从水源引入(取用)的毛灌溉用水总量,并通过测算分析得到同期的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

5、总量,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即为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该指标表征了灌溉用水效率实际状况与水平,综合反映工程状况、灌溉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一、技术路线与方法1.技术路线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对灌区与灌溉状况综合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典型灌区作为样点灌区,构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6、测算分析网络;搜集整理样点灌区相关灌溉用水管理、气象、灌溉试验资料,并开展必要的田间观测,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样点灌区测算分析结果为基础,利用加权平均得到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进而利用不同规模灌区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计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值;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算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推算全国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2.测算分析方法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即为某时段

7、(1年)灌区田间净灌溉用水总量与从灌溉系统取用的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Wj为灌区净灌溉用水总量(m3),Wa为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m3)。计算分析时段以测算分析年的日历年为准,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于跨年度的作物则应分段计算(以下同),合理确定测算分析年该作物净灌溉用水量。年毛灌溉用水总量Wa是指灌区全年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取用的用于农田灌溉的总水量,其值等于取水总量中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管路)弃水量、向灌区外的退水量以及非农业

8、灌溉水量等。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应根据灌区从水源地等灌溉系统实际取水测量值统计分析取得。在一些利用塘堰坝或其他水源与灌溉水源联合灌溉供水的灌区,塘堰坝蓄水和其他水源用于灌溉的供水量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方法进行分析后计入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中。净灌溉用水量分析计算针对旱作充分灌溉、旱作非充分灌溉、水稻常规灌溉和水稻节水灌溉等几种主要灌溉方式分别采取典型观测与相应计算分析方法等合理确定不同作物的净灌溉定额,根据不同作物灌溉面积进而得到净灌溉用水量。如果灌区范围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