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67381
大小:8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倍数和因数》听课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倍数和因数》听课体会东台市新街镇小学王玉东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盐城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12位老师的优秀教学流程和3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使我受益匪浅。现对本年级《倍数和因数》两节同课异构课谈谈自己的简单体会。 第一,生活引入,数形结合,实现概念有意义的建构。 两节课都能在课前通过轻松、愉快的谈话,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不是孤立,而是有联系的”这一现象引入,为感知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打下基础。第一节课,王老师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
2、”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潜在的“形”与“数”的关系,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抽象。接着教者根据其中一个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两道乘法算式模仿着说一说,举一反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两位教者并没有就此罢休,不约而同设计了练习,及时巩固和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使概念的建构变得有意义、有实效。第二,自主尝试,比较归纳,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所有的因数,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两位老师不是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
3、让学生独立探究,在作业纸上写出36的所有因数,教师则及时巡视并请学生将各种情况反馈。这时,教师并不急于认定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对有序和无序找作了比较,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找“因数”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接着教者通过找15和16的因数的练习,及时巩固刚才的方法。最后,通过对以上几组数的因数的观察与比较,归纳出一个数因数的特征,进一步形成找因数的技能与方法。第三,环环紧扣,有效合作,发展学生的推理和表达能力。两节公开课,教学环节清晰,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两节课都是先认识倍数和因数的
4、意义,然后打破教材原有的顺序,先学习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和一个数因数的特征。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一节课的黄金时间学习重点,突破难点,后一环节――找倍数的学习也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两位老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多次让学生在小组中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例如: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加工和重
5、组,学生的认知不断走向深入,思维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第四,分层训练,拓展应用,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练习的设计不仅要围绕教学重点,而且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两节课的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做到了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后续的学习进行适当的铺垫。例如在学习完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后,两位教者都出示72÷8=9(教材后练习是9×8=72)这一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这一深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倍数与因数间的关系,对后续如何找倍数和因数知识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6、值得借鉴和尝试! 再比如,“我是幸运星”、“大转盘”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运用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收到了课虽止意未尽的良好效果。纵观这两节课,虽然教学容量较大,但两位教者都能在认真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尤其是第一节课如行云流水,虽然波澜不惊,而朴实中却彰显着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