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

ID:50445062

大小:3.7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13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癌介入治疗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癌介入治疗基础1基础知识分泌胆汁(600-1000ml);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促进代谢(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凝血功能、解毒、吞噬或免疫作用、造血和调节血液循环。肝脏解剖生理功能2肝脏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肿瘤致死原因的第3位,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患有肝癌,其中一半以上在中国。病理分型:肝细胞型(91.5%)、胆管细胞型、混合型。病因:在中国,慢性乙肝感染仍然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此外,丙型肝炎感染、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食物、酗酒、吸烟等也是重要原因。高危

2、因素——尿病、肥胖等。肝癌3诊断:血清学(AFP>400ng/mL);影像学(B超、CT、MRI、肝动脉造影);穿刺活检临床表现:肝区疼痛—癌肿迅速生长致肝包膜紧张所致;消化道症状;发热;癌旁表现4治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5治疗介入治疗又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血管性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

3、动脉化疗栓塞、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化疗。目前,手术是唯一有可能治愈HCC的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来医院就诊时已经处于肝癌中晚期,对于此类病人,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6(一)肝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一.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动脉灌注化疗(TAI)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1.机制:①TACE减少肿瘤细胞供血:肝脏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血管系统供血,正常肝组织的25%~30%的血供来自于肝动脉,其余大部分血供来自门脉;而肝细胞癌的血供95%-99%来源于肝动脉,只有少部分由门静脉提供。TACE是结合TAE和局部化疗的治疗

4、方法,选择性地阻塞肝动脉后,肿瘤血供减少约90%,而正常肝组织血流量只减少35%,一般不影响正常肝组织血供7文献报道:TACE通过影响p53(抑癌基因)的生成,上调Bax(促进凋亡基因)蛋白水平,并下调Bcl-2(抑制凋亡基因)蛋白表达。细胞凋亡是由Bcl-2、p53、Bax等多种基因调控的自主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受阻可以导致细胞异常的生存能力,是细胞癌变的机制之一。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TACE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a.化疗药物可通过其细胞毒性作用,损伤DNA诱导细胞凋亡;b.使促凋亡基因表达增高、凋亡抑制基因不表达。82.适应

5、症:外科无法根治性切除且肝功能尚好,无门脉主干癌栓;肿瘤体积不超过全肝70%;拟二期切除者;外科术后预防性治疗等.3.相对禁忌症包括肿瘤侵犯门静脉、慢性肾功能不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40mL/(min·1.73ml2)、胆红素升高(>30mg/L)、肝脏被肿瘤侵犯程度大于50%】。94.不足之处: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从而形成侧支循环,这可能是TACE治疗后大多数癌结节不发生完全坏死的原因之一。①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被认为是反映肿瘤微血管形成程度的标志。栓塞后肝癌组织缺氧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诱发MVD增高。②缺氧诱

6、导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上调,栓塞后的部分肝癌组织因侧支循环建立或栓塞血管的再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α诱导肝癌细胞大量分泌VEGF。有研究显示,TACE组的MVD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TACE组。因此TACE有必要与血管抑制剂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10二、肝动脉—门静脉联合化疗栓塞1.适应症:在肿瘤边缘部分以门静脉供血为主,或对于动静脉漏的病人,或肝动脉多次栓塞后致肿瘤的供血动脉狭窄、闭塞,均将导致门静脉对肿瘤的供血增加2.方法:把化疗药物总量的2/3经肝动脉注入

7、,1/3脾动脉注入,通过脾静脉—门静脉回流行门静脉化疗。肝动脉—门静脉联合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疗效.11三、热化疗栓塞术1.机制:恶性肿瘤的微血管有别于正常组织血管,其缺乏血管平滑肌和外膜,管壁易损,缺乏神经调节能力,且动静脉吻合丰富,血流缓慢,血流量仅为正常组织的2~15%,常温下处于开放状态,受热后不能随温度变化调节血管。热栓塞后肿瘤内热量不能像正常组织一样随血流散发,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高5~7℃而被破坏。2.方法:根据国内学者报道:控制导管流出温度在45~50℃,维持时间10min,对正常组织不产生明显损伤,疗效确切;总液

8、体量为600~1000ml。迄今已经证明部分铂类、阿霉素、紫杉醇及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足叶乙甙和替尼铂甙等药物可与热疗发挥协同作用。目前应用广泛的“夹心面包”法进行肝癌热化疗。3.不足之处:术中及术后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热反应;其次,对瘤区温度缺乏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同时温热是否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