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

ID:50441283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9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1页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2页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3页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4页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序:通过本次课例研究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研究、观课、议课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例研究背景:为近距离观察我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情,磨砺经验,熔铸底气,搜讨精研,我从语文组老师互相听课学习,发现了我们语文老师的普遍问题,即1、对于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2.如何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

2、言,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我从课堂教学目标拟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调控机智、课堂首尾环节设计等观察点,进行得失总结。观测点及分析:一是观测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学生的具体课堂表现,如参与度,情感态度、专注度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二是观测学生的阅读习惯,如阅读时手里是否有笔,是否及时的勾画批注,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无走神现象等;三是观测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需要借助一定是载体,如学生课堂的质疑、词句的赏析、甚至于课堂课下的读后感写作等;四是观测老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如是否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否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是否以学生

3、集体的讨论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等等。课例形式及团队分工:本节课属于常态课教学,形式上属于自我研究反思型,最终形成反思性课例研修报告,供自身以及同行们研究讨论。一、课文解读与目标筛选苏轼是有宋一代文学大家,宋文、宋诗、宋词都在他的手中达到了高峰,其中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更是在文学史上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他的游记中,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常常是结合得水乳交融。著名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

4、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8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气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第三层便转入

5、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学习这篇文章时,关键点有二。其一,初步领略苏轼的人生观。俗话说:

6、“知人论世”,读文章又何尝不是?只有大致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和背景,才更能深入地去把握他的作品。苏轼的人生观,正如前所言。其二,写文章贵在精炼。这不是说要盲目地删减字数,而是要注重文字的内涵。福楼拜说过,写文章时,能恰当表现一种意思的只有一个词,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把那个词找出来。我们看苏轼的文章,都是以“辞达”为准则,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很少有芜词累句。二、教学设计与实践改进知识与能力: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2、

7、反复诵读,进行欣赏、想像训练,并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2.景物描写,抒情语句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1.反复朗读,仔细品味。82.创设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较喜欢文言文的诵读,八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词汇和文言文学习方法,因此对此类简短文言文学习较易把握,关键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将成为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8、引出苏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