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34785
大小:81.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6
《初中物理罗晓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设计人:罗晓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并探究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2、 【教材分析】 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 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
3、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歌曲,播放视频歌曲:维塔斯—天籁之音、网络歌
4、曲—北京往事,对比区分调子的高低,引课。 板书: 课题:3.2声音的特性 二、新课教学 (一)手耳并用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6 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生2: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尖锐。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生3:有的声音浑浊,有的声音清脆。敲大木鱼,声音浑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木鱼,声音清脆。 生4:声音有强弱不同。用
5、力敲铜锣,声音强;轻敲,声音弱。 生5:…………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板书: 声音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大小)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与前面声音的不同对应。 板书: 声音
6、 振动 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振幅:振动的幅度 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 频率:振动的快慢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有的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频率有关。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
7、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成果展示与总结】 学生边展示,边总结。 生1:用力敲铜锣,锣面振幅大,响度大;轻敲,锣面振幅小,响度小。 你是怎样比较出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将手指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指振动越强烈说明锣面振幅越大,振动轻微说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观的反映方法吗? 生2: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锣面,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肯定学生的回答,点出该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书:转化法。 还有其它的做法吗?
8、 生3: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的高度反映了锣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响度大;轻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