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乾的生物教学设计.doc

谢应乾的生物教学设计.doc

ID:5037874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谢应乾的生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谢应乾的生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谢应乾的生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谢应乾的生物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尿的形成和排出的教学设计谢应乾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沙滘初级中学528315一、设计思想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策略。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切合教学目标和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并且设计和表达要具有新颖和生动性。有了问题意识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这一节是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之后,针对于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

2、,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教学内容包括排泄与排遗的区分、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过程、排尿的意义。2、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校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的知识的学习,再来学习泌尿系统的知识,连贯性强,能很多将人体的各个系统联系起来,能使学生对人体的结构有个更系统的了解,学生对这章的知识还是比较有兴趣学习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及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描述泌

3、尿系统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身体健康,体验生命的价值。  四、教学策略  利用问题设计多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建构,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实现多维度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能。通过课件、视频、资料分析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测、思考来加以推断、

4、理解。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倡导合作学习。通过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达标分析新自PPt展示自学提纲:课导入主学习1.什么叫排泄?2.什么叫排遗?3.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4.什么是尿液形成的器官?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5.原尿在哪里生成的?原尿、尿液和血浆三种液体的成分主要有什么不同?6.尿的形成包括哪两个过程?7.尿生成以后经过哪些器官排出体外?8.排尿对人体有什么意义?1.课堂预习80-84页内容。2.分小组讨论自

5、学提纲。3.展示讨论结果(即回答自学提纲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课堂巡查,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4.完成练习册44页的选择题(1-16题)。5.分小组展示选择题的答案。突破重点和难点1.泌尿系统的组成提问学生学生回答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2.反馈学生对本课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2.尿的生成过程观看视频后,提问学生学生回答3.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提问学生学生回答4.尿的排出提问学生学生回答5.排尿的意义提问学生学生回答课堂巩固抽查部分临界学生1.小组过关选择题(组内组员

6、互相检查,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2.完成练习册45页17题、19题、22题。1.给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教师有针对性的培优辅差。课堂小结板书:1.泌尿系统的组成2.尿的生成过程3.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4.尿的排出5.排尿的意义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全班口头齐答。1.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2.反馈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拓展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糖尿病、血尿、尿液化验单等等,对本节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来回答。(学生不能答的,由老师

7、来解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知识量较大,学生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突出重点。在时间的分配把握容易出现问题,我感觉不足的地方就是还有相关的练习没有进行,这也是遗憾的地方。2. 学生的小组学习讨论中,需要确保学习的高效性,讨论的有效性和课堂的有序性,避免过多意外因素。例如我们有一组同学在讨论肾脏内部结构第4问时,“分别”的含义理解不清;在数据分析时,过于依赖课本的结果,而忽略了对数据自身的分析,这样都使得讨论缺乏有效性。总体来说,这是一节难度

8、较大的课,在实际教学中像这样难度的课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达到我们教师的教学目的,对很多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难点,选择这节课作为参赛课的目的也是为了向各位同行求教,类似于这样的课,我们该采用什么样的授课方式更能实现我们的课程标准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