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doc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doc

ID:50377231

大小:34.5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doc_第1页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1)资产类(不包括“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负资产类账户)  ①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应用举例】  应收账款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260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50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20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元  A.借方230000  B.借方290000  C.贷方230000  D.贷方290000  答案:B解析:期末余额=

2、260000+150000-120000=290000元  ②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等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一般在贷方。对于资产类中的“坏账准备”“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负资产类账户也是此结构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应用举例】  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354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263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79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43800元  B.借方27000元  C.贷方43800元  D.贷方27000元  答案:C解析:应付账款

3、属于负债类账户  期末余额=35400+26300-17900=43800元,贷方余额  ③收入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类似,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但收入类账户每期期末应予以结转,将全部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因此期末结转以后无余额。  ④费用类(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与收入类账户相反,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平时余额应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结转后账户一般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则期末余额在借方。  注意:  (1)成本类中的“制造费用”也是借增贷减,期末无余额,其借方发生额期末转入“生产成本”中。“生产成本”账户期末一般有借方余额。  (

4、2)损益类中的费用类期末一般无余额,其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总结1:  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增借减,余额贷方  费用类借增贷减,一般无余额  收入收益类贷增借减,一般无余额  总结2:  账户借方登记:资产增加;成本费用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收入收益减少;账户贷方登记:资产减少;成本费用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收益增加;总结3:  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方向相同,说明账户性质未变;如果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方向相反说明账户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如:“应收账款”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反映尚未

5、收回的账。如果期末仍未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回的账款,还是资产类账户;但如果期末余额出现贷方余额,说明本期多收了,多收部  分就转化成预收账款,就变成“负债类”账户了。  对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账户均属于双重性质的账户,应该根据它们的期末余额方向来确定其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是负债类账户。  【应用举例】:  【单选】具有双重性质的结算账户,到底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可根据_____的方向来判断。  A.平均发生额  B.借方发生额  C.贷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答案:D  

6、【单选】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  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费用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答案:A  【多选】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有()。  A.实收资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库存商品  D.销售费用  答案:BD  【单选】与资产类账户记账方向相同的账户是_____。  A.收入类账户  B.费用类账户  C.利润类账户  D.权益类账户  答案:B  【多选】关于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B.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C.

7、资产类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  D.权益类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答案:ABC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