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

ID:50364875

大小:49.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5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_第1页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_第2页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_第3页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_第4页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善养吾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凤翔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2.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并从中鉴立身处世的策略。【学习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一、【自主学习】学习第一则,完成下面题目:1、 解释下面划横线的词语。(1)敢问夫子恶乎长(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至大至刚(4)以直养而无害(5)非义袭而取之也(6)行有不慊于心(7)以其外之也(8)必有事焉,而勿正   (9)无若宋人然(10)宋人有闵其苗

2、之不长而揠之者(11)今日病矣(12)其子趋而往视之(13)非徒无益,而又害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3)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4)以其外之也(5)必有事焉,而勿正 3、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答:4、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

3、答:5、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答:(1)。(2)。(3)。【我的困惑】二、【合作探究】1、“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答:2、“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答:三、【课堂检测】阅读第一则,完成1~3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敢问夫子恶乎长         长:擅长       B、必有事焉,而勿正       正:预期C、则塞于天地之间         塞:充满       D、今日病矣               病:生病2.下列四

4、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直养而无害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B、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C、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其子趋而往视之D、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克己复礼为仁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告诉公孙丑,所谓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B、从文中可看出,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

5、格力量,只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一蹴而就。C、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自己也并不清楚,所以当公孙丑问起时,他回答说:“难言也。”D、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说明了养成“浩然之气”不能急于求成【我的收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大丈夫”学说的基本内涵,感受崇高人格,提升精神境界。2.正确认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学习重点】把握大丈夫学说的基本内涵。【学习难点】学习孟子运用比

6、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一、【自主学习】学习第二、三则,完成下面题目1.名句默写 ⑴曰:“我知言,。”⑵,,:此之谓大丈夫。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⑷,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2、解释下面划横线的词语(1)岂不诚大丈夫哉(2)安居而天下熄(3)是焉得大丈夫乎?(4)往送之门(5)往之女家(6)得志与民由之(7)威武不能屈(8)此之谓大丈夫(9)舜发于畎亩之中(10)行拂乱其所为(11)人恒过3.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得志与民由之,不得

7、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答:5、第二篇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答:6、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答:7、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答:【我的困惑】二

8、、【合作探究】1、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想说什么?答:2、第三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答:【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有不慊于心B.往送之门戒之曰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以直养而无害 2.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B.富贵不能淫   C.威武不能屈   D.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