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

ID:50352235

大小:1.67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12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劝学荀子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渐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迁移运用能力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提炼写作话题。【学习目标】复习——自主储备内容1、自主储备文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等也可简单了解)3、探究文本,挖掘文意,储备作文素材。(理清文本的层次、主旨、论证结构等。)2、背诵、默写、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复习——自主复习的步骤1、通读文本,回忆文意和主旨。2、细读文本,把握词义和句意。3、再读文本,整理文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注意:发散思维、联系课内其他文本。4、思考文本,

2、积累素材。(最好动笔写成议论小段)【背诵课文】复习基础正字音:退輮()舆()槁暴()砺()参省()须臾()跂()蛟()跬()骐骥()驽()锲()镂()跪()蟮()螯()楫()róuyúgǎopùlìjÍcānxǐngyúqìjiāokuǐqíjìnúqièlòuguìshànáo【写名句】(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2年北京安徽)(2)_______,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12年大纲)(3)————,而神明自得,________。(12年山东江苏)(4)—————,无以至千里。

3、(09年山东)(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用心躁也。(11年山东)【积累课文基础知识】(1)第一段重点字词:劝、已、之、于、为、中、以为、曲、则、就、砺、乎、知、翻译句子:“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积累课文基础知识】(2)第二段重点字词:之、所学、跂、疾、彰、生、于翻译句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积累课文基础知识】(3)第三段重点字词:焉、跬步、无以、锲、镂、寄托翻译句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1.望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C.先达德隆望

4、尊D.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远看盼望、希望声望农历十五日首先注意课下注释中该字词的意思然后回忆其他课文中是否出现过同样的意思最后归纳一下他都有哪些意思2.绝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以为妙绝D.佛印绝类弥勒E.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F.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2、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A.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B.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C.蟹六跪而二螯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E.而神明自得F.锲而不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

5、表递进表因果表承接表假设【练习“而”的用法】近三年出现“而”的用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朝济而夕设版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我腾跃而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假设)(顺承)(修饰)(顺承)(顺承)(转折)(转折)(修饰)(修饰)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2.之:A.锲而舍之:B.筋骨之强:C.青,取之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F.輮使之然也:代词,代朽木。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代青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代词,木之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6、“他”(他们)、“它”(它们).:作《师说》以贻之(他)代人非生而知之者(事理)指示代词,表近指:之二虫又何知(这,此)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可不译.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顷之,烟炎张天。动词译为“到,往”“到……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练习,指出下面“之”的意义和用法1.石之铿然有声者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辍耕之垄4.夫晋,何厌

7、之有5.多于南亩之农夫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8.四海之大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2音节助词,不译3动词,“到”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5结构助词,“的”6结构助词,“取独”7指示代词,“这类”8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9动词,“到”10结构助词,"取独"【写作素材整理】(1)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而不思者则不明。因此,理想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最重要的是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