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37749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高中语文教学艺术化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艺术化探讨摘要: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针对高屮语文教冇教学的艺术性展开论述,从教学方法的艺术性、运用新媒体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课堂教学“起承转合”的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高屮语文教学;艺术化;新媒体在当前应试教冇的影响下,许多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高小语文教学往往呈现出“条理化”“科学化”的倾向。这种教学倾向使语文教学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在学习
2、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艺术的教学、创新的教学、灵活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的思考和研究,这是毎一个教师的任务。教学的艺术性,是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其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主要包括以下儿个方面的内容。一、教学方法的艺术性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i定要能吸引学生,讲课要有艺术性。用艺术性的言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
3、去品读文木,从而获得人生的感悟[1]。在组织教学语言时,教师要将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可以适当用一些优美的语言唤醍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如运用比喻、拟人、扌非比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位教师在讲解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姐”这句话作了如下艺术性的讲解:“同学们,苏东坡先生远离家乡,但他思念亲人,他的情、他的爱都熔铸在这如水的月光里,他借月怀人,对月抒情,这最后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我的爱也真,我的情也
4、真,月亮代表我的心。'只是他的爱是对亲人的爱,他的情是手足Z情,他托月亮捎去的是对亲人的祝福。月亮本是无情物,但中外古今的文人骚客为什么都把月亮作为白己的寄情之物呢?”通过这样一•番讲解,学生对苏轼的“情”有了更深的认识。二、运用新媒体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多媒体作为i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己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种手段。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为主,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教学的内容以图曲、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富有艺术之美和艺术之魂[2]。众所周知,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
5、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稈。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这种激发美与唤酮美的作用,是教学屮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如,在讲解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时•,可以川图曲的形式来展现作者所看到的一幅幅优美的图tai,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三、课堂教学“起承转合”的艺术性课堂是教师讲课的主要场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教师在课堂教学屮,应注意语文教学具有“起承转合”的过程性[3]。“起”就是指在教学正式讲入Z前的导语部分要设置悬念,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一个别具匠心的导语设计,不但可以更快地将学生引入课
6、堂,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好奇心,关注文章屮事件的发展。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承”就是承接,也就是对导语部分内容的一个讲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屮,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讲授与现代多媒体的展示相结合,给学生以美的冲击,时刻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能保持较高的兴趣,让学生的情感随文章主旨的深入不断深化,形成“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囤。“转”就是转折,就是换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这与电视屮的切换镜头一样,能让学生的思路为Z—换,也能使他们Z前关注的问题,比如在导语部分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获得成功
7、的体验。“转”实质里有探究性学习的倾向。探究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讲给学生,而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去“编造”自己的故事。在“转”的过程屮,也不宜转折太大,让学生接受不了,从而使其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进度,设计适当的转折,让学生愿意继续去探索。“合”则是对教学课堂内容的总结。教师在讲授的过程屮,不能无限地拖延,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合”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综合,是对内容的一个整合,这样做既照顾了当初的“起”,也为新课文的讲授做了铺垫和引导。“合”更能体现一个教师对课堂艺术的把握
8、,实质上起到的是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四、结语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是与语文课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紧密关联的,与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感知,让他们对语文冇更好的理解。参考文献:[1]周月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言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2]陈家祥.新课标下高屮语文教学艺术性探析[J].吉林教冇,2010(7):55.[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