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24579
大小:2.10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2
《制作人杜集中心学校王红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韩愈制作人:杜集中心学校王红梅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二、快乐自学(一)学法指导: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说”这种文体。2、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声音洪亮。3、再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同桌或小组合作解决。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
2、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作者简介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写作背景:说
3、: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我们学习过的的说体文章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文体简介祗zhĭ骈pián槽枥cáolì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石dàn读准字音课文朗读shísìsì邪见xiànyé千里马——伯乐——辱——骈——称——而——故——于——之——以——虽——第一段实词:日行千里的马.擅长相马之人.辱没;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两马并驾著称,出名虚词:表转折,但是因此在结构助词,的凭借即使。实词一食——食马者——才美——
4、外见——等——常——是——吃一顿通“饲”,喂才能,美好的素质表现在外面,“见”通“现”等同,一样普通的第二段这种,作代词虚词:或——其——安—有时代“千里马”怎么实词策之——执策——道——尽——材——鸣——通——执——临——知——第三段用马鞭子打马鞭子正确的方法竭尽通“才”,才能鸣叫通晓握面对识别,了解策之——以——邪——虚词作代词,代千里马按照通“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二)自学检测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家。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
5、_______之首。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⑴骈死于槽枥之间()⑵不以千里称也()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⑷食不饱()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⑹策之不以其道()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⑻执策而临之()三、合作探究1、用原文语句回答。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点明全文主旨的句
6、子是什么?2、理解文章的寓意,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1)课文通篇不离千里马,是否只是就“马”说“马”?2)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3)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千里马——人才伯乐——善于发现人才的人食马者——昏庸的统治者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马 说千里马与伯乐的关
7、系。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四、教师点拨托物寓意千里马人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马说五、轻松演练1、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哪句话包含
8、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