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追求的满足.doc

人心追求的满足.doc

ID:50246721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7

人心追求的满足.doc_第1页
人心追求的满足.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心追求的满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心追求的满足诗17:14-15以这二节圣经中,我们看到二个心满意足,但它们的内在意义是全然不同的;一个是属世的,暂时的;一个是属天的,永远的。属世的心满意足只是今生有短暂的福分,如昙花一现,转眼成空;属天的心满意足,在主再来时,得见他的圣面,永远在天国与主同在,那才是真正的心满意足了。兹据圣经共同劝勉:一、人心所追求的满足1、有财宝:(路12:15-21)许多人对财富太迷恋了,认为“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万能。”把金钱捧得高于一切!其实使徒保罗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彻!他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说道

2、:“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的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9-10)所罗门王一生的总结:(传2:8-11)有财富不能使人心满意足!2、有儿女:有人认为儿女多有福,这也不一定,有句古话说:多子多孙,多子多怨!所罗门在传道书6:3,说:“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民国期间,温州加福寺巷有一户人家夫妻俩生了十

3、个儿子,个个长得都粗壮,他们家常与邻居吵架,十个兄弟持强临弱,他们的父母更凶狠,常自夸说:我们家能将皇帝的江山也分一半来,何况你们,邻里被欺,敢怒不敢言,有一年温州瘟疫流行,这一家十个儿子因饮食不洁,都死于疫灾,后来这俩老连见人都不敢,也忧急双亡!所以子女多不一定是福。3、人心牛肚永不平传6:7二、人们为追求心满意足所面临的生活1、身心具疲  诗篇55:22林后12:7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人类是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一个时代;因为他们享受了科技文明带来的各种方便,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舒适,受教育机会多,享受着经济蓬勃的

4、成果!说来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最残酷的时代。人们将在自愿或被逼中一步的从目前的职责中退下来。在家庭中的责任,随着儿女的长成,变得轻微甚至完结;在职场上的位置,又将逐渐被后浪超前!这种失落空虚感,非言语能尽述。加上经济或政治不稳,健康亦日走下坡,于是心灵世界会因这种种极端的转变,产生挫败感,无奈无助,身心都累很累,有心疲力竭之感。与家庭有关。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家是甜蜜的,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是。许多家庭都面对着贫困、病患、居无定所、充满张力或破碎的关系。2、自毁倾向罗7:24为追求某种的完美 但是又有几个人会象保罗…

5、…罗7:252003年7月7日在东方大厦有一个17岁的女子跳楼自杀。为什么?为情所困,内心的自卑感.今年一月,世界卫生组织有报告指出,二○二○年人类健康最大的问题是精神疾病,其所指的正是因忧郁症而产生的自杀行为,将继心脏血管疾病之后,登上死因排行榜的第二位。男性自杀成功的统计报告,百分之九十有精神困扰,其中忧郁症绝对占第一位,女性方面,因忧郁症自杀者占百分之七十,与男性一样列居第一,同时大部份的自杀者,是在精神或情绪失调下,在遇上失业、离婚、被遗弃等事件的刺激所致;单纯因生活不顺所引发的自杀,为数不多。一个人

6、要结束自己生命在心理上的意义多是为了解脱痛苦,不想成为他人负担;亦有人因向内压抑,产生自责、自虐;又或报复惩罚他人,要死造成他人的遗憾;也有为了挚爱;当然更有用作求救的讯息、操纵的手段、希望得到注意与关心。3、情绪抑郁  诗篇77:2—6而当中要十分留意的是忧郁症的患者,当有忧郁的情绪、郁闷烦躁、不快乐,提不起兴趣,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食欲下降或增加,失眠或嗜睡,思考动作迟缓变慢或急迫,疲累、无活力,无法集中精神、活着没有意义、罪疚、自责,则常有死亡及自杀念头。忧郁症患者思想负面,因而对过去自责、自怨自艾,或

7、是怨天尤人,后悔;以至自觉无用、自卑、无价值;对未来无盼望,很难跳出低落的情绪的。大多数的自杀者在真正的自杀之前,是有些表征,若能留意到,及时化解危机,就可以避免不幸的事发生。人生面临挑战时,我们总归可以有两个基本的态度做抉择,第一种态度就是顺其自然,凡事都逆来顺受,不去强求;另一种态度则是逆势操作,处处展现旺盛强烈的企图心、不向环境低头。但是有几个人如愿以尝呐,满足于他的现况?得称为义的人,他们心意更新而变化了!才能在义中得见主面,在复活得见主的形像,而使主的心也得到心满意足了。(赛53:10-11,约17

8、:3)三、知足的心便是大利提6:6—101、怎样才会有一颗知足的心?A、与基督的贫穷相比有了耶稣你还要什么?B、要立即承认和接受它的存在。诗篇77:10「这是我的懦弱…」。抑郁并不是罪(虽然停留於抑郁之中可能构成罪),它只是软弱,我们不应假装它并不存在。倘若它真的来了,承认它的存在──正如保罗承认自己的软弱──哥林多後书十二章9至10节。求主加添我们的信心,接受他作我们的天父。太6:6:32C、用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