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

ID:50241877

大小:1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7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_第1页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_第2页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_第3页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_第4页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成本管理刍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成本管理刍议●王军教育历来讲究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当前这两方面的管理在建制中小学中,得到强有力的落实。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在现代管理方面不断有新作为和新突破,这与基础教育领域强烈的目标意识和质量意识是分不开的。相比而言,关注教育的成本并将成本意识摆上管理事项的,除民办教育外,在建制中小学中还不多。何谓教育成本?教育经济学上,其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培养学生所花费的全部费用的总和。人们常将教育成本按承担主体的不同,分为教育个人成本和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而由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这里既包括学费、杂费、

2、生活费、择校费等直接支出的费用,也包括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上学而不能就业获得报酬所造成的间接损失;教育社会成本,是指社会所支付的“公共成本”10/10,既包括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教育投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捐赠等直接支出,也包括学生不上学而就业国家可能获得的税收,还包括教育单位所使用的建筑物、设备、土地若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方面可能获得的利息、租金及因用于教育而免除的税收、固定资产折旧等无形支出。本文探讨的教育成本,仅指当学校被视作一个经营实体时,所要核算的学校教育成本。学校教育成本,是学校为培养一定规格的学生所花费的各项费

3、用的总和,一般包括学校教职工人员费用、日常公用支出(所谓学校日常公用支出,是指为了维持学校保持现有水平正常运转所支出的费用,譬如基本办公费、学校水电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在关于基础教育的诸多研究中,人们关注“教育经济学”,更多的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前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后者关乎到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及公共财政的统筹利用问题,而学校教育成本研究,常常被混淆在社会教育成本和个人教育成本的边缘,成为教育管理中的一大盲区。目前,我国中小学相对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的疏漏,也有历史的沿袭,概括起来表现

4、在以下几个方面:10/10一、观念没有得到及时转换。由于国有建制中小学客观上产权不明晰,体制不健全,不少人不认可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是一个经营实体,需要有独立的成本核算,完成资产保值增值任务,所有权与经营权当分离;对教育产业化这个概念,更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是完全否认教育的产业性质,要么将“教育产业化”的概念简单理解为教育可以直接创造经济效益,错误地以为所谓“学校成本管理”,核心就是搞创收,对上最大限度地争取财政拨款和各方面的投入,对下尽可能地扩大创收的范围和路径。其实,当前教育要不要走市场式的产业化道路是一个价值选择维度方面的问题,

5、而作为社会消费如此集中的一个载体,它是否有产业的性质,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应该混为一谈。我们强调教育成本核算和教育成本管理,并不是要将基础教育变成一部政府或个人挣钱的机器,而是要研究如何用有限的教育经费创造出最大的办学效益。学校是事业单位,但这绝不意味着学校只负责花钱,讲究“效率”,而不需要考虑效益。如果没有人对学校的资产最终负责,教育的成本概念很难以建立起来,最终损害和贻误的还是我们的教育事业。10/10二、教育行政管理方式相对滞后。教育管理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在我国,学校管理事实上受制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

6、了完成教育行政管理的任务而存在的。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大多时候体现为一种事务和组织人事上的管理,缺乏经济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水平教育与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矛盾的日益凸出,部分品牌学校本着“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开始尝试让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分摊部分教育成本。这项措施的实施,对习惯通过支配教育行政拨款来体现政府意志、分配教育经费、均衡教育资源、彰显教育公益性的传统行政管理而言,无疑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对于中、小学向社会筹取办学资金作为预算外资金以促进学校发展的做法,不少地方政府囿于自身财力的局限,对区域内教育经

7、费的支出难以做到准时、足额投放,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谓之“给政策’’。这一举措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择校费”这一新概念的产生和“教育乱收费”矛盾的激化。10/10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教育财政投资制度,掩盖了教育成本的实质。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投资制度,同样缺乏严格的教育成本考虑和弹性空间。经常性教育事业费一般采用基数加增长的方式确定经费数额(少数地方采用零基预算方式)主要参照学生效额来确定。这种习惯按人头数以及教师编制来进行教育财政分配和资源配置的方式,跟不上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近几年办学体制的大改革和教育布局的大调整,不少地区目前的教育需求状

8、况和有效资源分布情况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部分学校因竞争能力适应不了市场需求,生源逐渐萎缩、资源变得相对过剩甚至闲置;有的学校则在竞争中逐渐壮大,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