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24078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6
《《中国的热极 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教学反思《认识止负数》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因此,本节课我力图通过大量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来认识正负数,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并且会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牛:活中的问题。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同学们去过的地方挺多,下而老师说3条信息,你能根据信息猜出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吗?(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提示盛产葡萄)1、(课件出示信息)大家来看这3条信息,信息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温度),你能把他们分类吗?(零上
2、一类、零下一类),在第二条信息中就出现了零上和零下3°C(板书:零上零下3°C)提问:谁能解释零上和零下3°C是什么意思?&&2、你能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和零下3°C吗?学生可能会岀现以下几种表示方法:%1用文字表示%1用+GC・3°C表示%1用其他符号表示。例如:↑13°C↓3°C等。总结:零上13°C通常用+13°C表示(板书:+13°C),它是正数(板书:正数)。零下3°C通常用・3°C表示(板4$:-3°C),它是负数(板书:负
3、数)。&&3、读出下面各数:+4-8+2.8+8/97-20-1/2+16-15.7总结:正负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反思:以教材的信息窗作为切入点,通过猜地名自主观察集体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正负数产生的必耍性。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和零下3°C,让他们初步体会到止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为后而的教学做好准备。在学生认识了正数、负数以及知道了正、负数的读法后,我又通过出示数据让学生读,让学生知道正、负数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在组织教学记录温度这一
4、环节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2&&&片段二:师: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吧,它就是用正数、负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老师昨天晚上看天气预报,记录了几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请同学们拿出天气预报记录单,老师播报,你们用正数、负数记录下这几个城市的最低温度。北京£°C上海10°C哈尔滨・14°C台北17°C吐鲁番・5°C威海-2°C学生可能在记录正数时,有省略乘号的,也有没省略乘号的,各选一份,投影展示,让学生比较有什么区别,谁的正确?提问:在这几个城市中,温
5、度最高的是哪个城市?温度最低的是哪个城市?为什么温度最低的城市不是威海呢?总结:负号后面的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小。提问:如果我今天从威海到上海,要加衣服还是减衣服?从北京到哈尔滨怎么样?为什么?反思:通过出示当天中央台的天气预报,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开始数学学习。老师播报,让学生来记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比较温度最高的城市和最低的城市,学生明白了在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通过组织学生探索:如果我今天从威海到上海,要加衣服还是减衣服?从北京到哈尔滨怎么样?
6、为什么?学生进一步加深了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高低的认识。这样组织,不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会了记录温度,还让学生在充分经历探索运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过程中,积累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在组织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这一教学环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片段三:师:在FI常生活中,正负数也有很多用处,老师有3条信息,请同学们用正负数把他们记录下来。课件出示信息。%1足球比赛,鲁能队上半场进球2个,下半场丢球2个。%1我校上学期转来12名同学,转走8名。%1王阿姨做服装生意,去年十月赚了4000元,口月赔了20
7、00yiso抽生交流,板书:进2丢J来12走-8赚4000赔-2000提问:进用什么数表示?丢用什么数表示?来呢?走呢?赚呢?赔呢?正负数表示的这两种量有什么特点?总结: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师: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小组先交流一下。反思: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生活这个前提,从生活屮提取教学素材,通过让学生用正负数记录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正、负数的记法、读法,还体会到了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这两个概
8、念的基础上,才能将它止确地运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用止、负数来表示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本节课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如果在学生明白了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之后,能引导学生对照温度计讨论例如北京的和上海的20°C,它们之间相差多少摄氏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差应该怎样来看,那么这节课的内涵就会更丰富,为日后的学习就会打下很好的基础。(1)如果能在学生总结出0既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