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

ID:50170470

大小:74.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6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_第1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_第2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_第3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专题一、之1、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2、作助词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3、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2、不染。(《爱莲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5、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6、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7、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怅恨久之。《陈涉世家》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二

3、、而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①并列关系。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而”连接前后并列的分句,表并列,可不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②顺承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例

4、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④修饰关系。例句:朝而往,暮而归“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醉翁亭记》。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表情态,是“止”的状语。《愚公移山》。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执策而临之《马说》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西南”意思是“向西南”表方向。⑤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有两个句子: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5、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B“而后”,相当于“然后”。例句: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例句:既而风定《山市》既而儿醒《口技》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D“而或”,相当于“有时”。例句: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三、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6、。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何以战?凭借《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曹刿论战》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例句:

7、屠惧,投以骨《狼》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必以分人。《曹刿论战》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四、其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

8、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马说》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2、代词。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它的,指狼的。《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他的,代“屠户”《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