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

ID:50150481

大小:4.73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3-07

上传者:U-24835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田书分类号::学校代码迴士學截论文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研究生姓名王小艳导师姓名李世伟(副教授)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本原理研究方向克:思主义:础理论二〇一五年六月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南石油大学。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一十士年》月孓曰年(月曰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西南石油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产曰 摘要现今,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根基。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形势,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建立符合实际的生态价值观及生态秩序,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遵循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宗旨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深入研究和对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现状的总结,探寻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首先,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主要内容及生态内涵,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观点,接着阐述了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意蕴下美丽中国的内涵并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丽中国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同时,美丽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最新发展,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其次,分析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剖析了建设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最后,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美丽中国建设相结合,从自然观中提炼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互爱,二是生态安全,三是持续发展,四是和谐发展,并提出了从思想基础、制度保障、经济基础、基本要求和外部条件五个方面来建设美丽中国。大量研究资料证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为生态环境的恢复、新的生态文明观的建立,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美丽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基于现状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正视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美丽中国的建设,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AbstractNowadays,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becomeglobalissuesofcommonconcern,becauseithasbeenathreattohumansurvivalfoundation.Facingthecomplexchangeableenvironmentsituation,withanewperspectivetotheunderstandinganddevelopmentoftheMarxdoctrinenaturetheory,the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thereunderstandingofmanandnature,theestablishmentofecologicalvalueviewandecologicalorderinaccordwiththeactualsituation,it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valuetotheconstructionofthebeautifulChinese.Thethesisfollowsthehistoricalandlogicalconsistentprinciple,,,,,,,,,,,,, words: 目录第章绪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美丽中国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思维美丽中国概述美丽中国的内涵美丽中国提出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丽中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美丽中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第章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成绩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生态调控力不强人均资源数量不足环境立法不健全经济增长模式滞后生态文明价值观未形成公众参与度不高,社会动力不足美丽中国建设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原因 3.3.2制度根源经济根源第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则平等互爱原则生态安全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和谐发展原则美丽中国建设具体措施确立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基础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的经济基础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美丽中国建设的外部条件第章结语参考文越職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章绪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层面积极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去重新认识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及方法策略。研究的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更是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当前自然资源趋紧、生态环境污染、环境调控能力减弱的严峻现状,要想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就必须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尊重生态环境内在规律、顺应自然内在秩序、保护生态体系整体利益的生态理念融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每个方面。面对世界性的生态问题以及全人类的生存危机,人们很自然地寻求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又名生态哲学)的观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价值取向,为今天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应对环境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本选题就是在深入挖掘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本内容和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我们重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理论,为当下人类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并进一步探析美丽中国建设这一问题的路径。研究的意义本选题是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视角来解读美丽中国的内涵及建设的原则,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入手,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重新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需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关系体系,它不仅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还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提出过人类与自然和解以及人类自身和解”的思想,并反复说到要通过劳动生产的方式来实现人类和自然的物质交换。同时,马克思强调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是现象与实质的关系,只有在认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克服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建设美丽中国也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即是说,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我们要以寻求环境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关系,同自然和谐共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现今,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高度关注,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我们必须深刻反思现阶段的自然观,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寻找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对策。马克思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处理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为今天我们克服生态危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即重新认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主动分析人类的生产实践对自然可能引起的近期或者长远的影响,正确处理生产力、科技与环境的关系。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本选题给我国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并且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与支撑,是从我国的具体实践出发得出的科学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撰写过系统的、专门的关于环境哲学的专著,但是在《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我们都能发现马克思主义在生态哲学方面的一些观点。生态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题,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的研究,在构建生态(环境)哲学饮一问颖卜,国内外学者铃伏成普询共识国外研究现状从世纪年代幵始,国外的专家和学者在研究生态危机及生态难题的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价值,于是幵始对该理论展开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宣称他们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分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兰克福学派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和《反革命与造反》两本著作中认为,在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强力驱动下,资产阶级变得无所畏惧,变本加厉地统治和征服自然。并且资产阶级不顾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利用各种手段强迫自然界商品化,为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可计量的自然灾难和环境危机。作者受益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指导,不断的挖掘人与自然危机的深层原因,实现了从技术到社会批判的顺利转型,并曾提出过“解放自然”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充满危机的工业文明环境下,具有很强的启示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奥康纳詹姆士等对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虽然他们有些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持否定态度,但是在构建生态(环境)哲学这一问题上,国内外学者已经达成普遍共识。威廉莱斯(在其代表作《》(自然的控制一书中将“控制自然”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即历史的发展、哲 内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学的演变和社会意义的延伸,揭示出了人控制人的征兆就是环境问题更加深刻的困境。同时还阐明了控制自然和控制人二者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并将控制自然重新解释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控制。所以,他给出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办法就是控制人类的欲望,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制度。本阿格尔(在他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另一方面是工人自身。与此对应的是资产阶级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工人形成了一种“异化消费”。要消除经济危机,需要分别针对资产阶级和工人自身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即期望破灭法和稳态经济理论。无论怎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改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奥康纳詹姆士(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作为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一方面推崇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另一方面又认为:“虽然马恩二人就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方式给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是他们并没有论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作者在面对生态危机这个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看成是两种危机的共同作用,即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另一个特点是作者超越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冲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仅仅是单一技术联系的牢笼,实现了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扩展。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一书中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现代性与自然的退化等环境主义的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与从古至今具有生态意识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并从纵向的角度以思想的演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内涵。阿尔贝特史怀泽(在他的著作《文化和伦理》中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思想,并从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出发,相继提出了他自己的善恶标准。史怀泽的这些思想对于保护环境及动植物,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实现人与自然中物种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总的来说,国外专家和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研究的特点如下:一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同时,揭示了生态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二是,关于应对生态危机的办法和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构建公平合理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与此同时,构建与时代相符的社会文化和制度;三是,通过分析指出生态危机与社会不同因素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出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产生和扩展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社会制度下的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工业大生产。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国内研究现状从年代初幵始,我国关于马克思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研究的比较多,并且深层次的剖析和发掘包涵其中的生态哲学意蕴。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层面做了阐述:有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角度加以阐释的。例如,学者张明国认为,在探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这一问题时,要弄明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就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历史演变过程;在研究自然观的发展形态时,重点从系统、人工、生态自然观这三个发展形态着手进行分析。又如,学者柳树滋和李烈炎,他们在公开发表的《从古代自然观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概述》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即大自然观),是在对有机论自然观以及机械论自然观扬弃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科学的、实践的、唯物辩证的,并将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而进一步丰富、发展自身理论。有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的层面进行阐发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研究者孙道进于年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一书。作者在此书中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对象性”为线索,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对象性的人、自然的对象性和劳动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深入挖掘、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这对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内涵及当代价值的角度加以论述的。例如,学者元晋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蕴问题研究》指出:为了实现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又如,学者白雪涛在文章《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导致了生态自然的恶化,而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变革社会,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生态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有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我国生态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例如,学者占伟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文中,从生态文明思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概述,并从中找寻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的路径。又如,任艺在硕士论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析》中,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为主线,首先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生态思想及内容,然后在总结和剖析我国生态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内掀起了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的热潮,许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论述。有的研究者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研究。如张洪生和金魏在对“建 w南石油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设美丽中国的力量是什么”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撰写了《创新的力量—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探析》一书。该著作主要以技术、知识、文化、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这六要素创新为线索,分别从政府、企业等多个主体就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层面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全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从经济管理等角度为当下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提供了可行的创新路径。有的研究者是从微观的角度,从具体的对象着手进行美丽中国建设实践研究。如范恒山和陶良虎在年月所著的《美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案例》一书中从城市的概念讲起,然后具体论述了“美丽城市”的构想,指出美丽城市是构成美丽中国的不可或缺的单位,所以建设美丽城市就是在建设美丽中国。又如学者沈满洪在《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与出路》一书中,从区域统筹的角度对不同经济带和环境保护区未来如何发展进行了论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开始追根溯源,提出进行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观点,为美丽中国建设献计献策。再如学者单锦炎在《行走在美丽之间—美丽中国的安吉实践》一书中阐述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来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以安吉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来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综上所述,虽然有些学者已经发表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其研究上只是拘泥于个别理论展开叙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丰富性和整体性没能得到更为深刻的阐释。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希望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点绵薄之力。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理论依据本文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宗旨和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观点,从中提炼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则,进而指导美丽中国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因此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指导下进行。该理论的核心宗旨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对象,人一自然一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首先从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这三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然后从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人的实践推动“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变这两个维度阐释了社会实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的实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搭建平台。因此,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无疑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研究方法第一,理论分析法。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中有关自然和实践的观点为依据,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和历史观为指导,重新梳理和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态方面的思想,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构建美丽中国的战略框架。第二,归纳演绎法。归纳和演绎是构思或者写作过程中的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逻辑思维方式,归纳是个别到一般,反之为演绎。比如在深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之后,总结归纳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内涵,在运用该理论去指导美丽中国建设时,我们又从中提炼出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原则,这就是在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中运用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第三,文献分析法。首先主要收集国内外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方面的资料,其中有专著、期刊、学术论文、报纸杂志文章以及网站的内容,将这些资源进行仔细阅读并整理。然后广泛运用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建设美丽中国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力图从理论上尽可能做到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本选题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下的美丽中国建设,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生态思维入手,在明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丽中国关系的基础上,进而寻求符合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关于美丽中国建设这一问题,专家学者以及各层领导干部都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美丽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概念并没有充分的涉及,因此本选题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中提炼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原则,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选题的出彩点主要有两点。第一,视角创新,本文基于生态学视角将生态学和哲学相结合从多维视角途释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第二,内容创新,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一直是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缺乏系统化建设的思考。本文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相结合维度,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的思维理路、基本原则、内容框架和具体路径。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美丽中国概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时间对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对自然观领域的探索,并形成了以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自然观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及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做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判断。所以说,科学的、实践的、唯物辩证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整体性思维和循环思维对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及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明确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更阐明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其中蕴含丰富而深刻的现代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就是我们处理当代社会“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在综合整理前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对古代自然哲学、机械论自然观以及科学自然观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并从一个新的高度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论进行了阐释,从而充实了自然观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萌芽于马克思对古代自然哲学的探索之中,他在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最早触碰到“自然”这个概念,从人与动物如何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论及了尊重自然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动物应安分地在自然给他们规定的活动范围内活动,而不尝试着去超出这个活动范围,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但与动物不同的是,神需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共同目标的手段,从而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他的地位”‘。其后,马克思在肯定伊壁鸿鲁的自我哲学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相联系的性质,并认为在承认外部世界客观性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人化”思想。虽然在当时他没有明确回答出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正是“这个观念引导马克思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尽管马克思在早期阐释自然观理论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实践的功能,但我们仍然可以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找到“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的雏形。世纪年代,马克思率先将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并在《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在社会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核心内容,至此,马克思的自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法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丨卷管士滨译丨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然观已具有了一定的体系架构。在马克思看来,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既是被动的又是能动的,人能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自然。由此,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理论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其原因就是马克思找到了连接人和自然关系的主要环节—劳动。诚如马克思所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阐释世界的本原,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去改变世界”⑴。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指出,从前的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他们只是从客体方面直观地去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的存在,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感性的人的具体实践活动”马克思始终坚持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和自然关系异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然观的理论,如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这两部作品中对“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恩格斯则更多地强调对自然科学成果的利用,注重发现和进一步研究与自然科学知识相对应的自然界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为了论证俩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人与自然辩证相关的基本观点,恩格斯尝试着将辩证法运用到自然界中,形成—种辩证的自然观。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思路上有些许差异,但是他们的自然观基本点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二人长期协作努力研究的成果。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科学的、实践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自然科学成果扬弃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核心的科学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就是自然界。他们不仅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环境恶化的根源,而且还提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行的、科学的方法途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为我们当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线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大致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第一,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和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样,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和客观性特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由自然界自我进化而来的,是先有自然的存在而后才有人的存在。也即是说,自然界的发展和进化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前提,人类的进化发展都是受制于所处的自然界。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写道:“今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丨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天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有机自然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少数原始单细胞胚胎的长期发育过程的产物,而这些胚胎又是由那些通过化学途径产生的原生质或蛋白质形成的”。正是自然界的发展进化,使人的手脚逐渐分离,从而具备了直立行走的能力。总之,人是由自然界分化而产生的,是先有自然界而后才有人和人的社会。自然界是人类最原始的塑造者,自然物如空气、草地、河流等最开始都不是人的劳动造成的,而是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本来就具备的。而后,人类才以自然界为劳动的对象,通过劳动实践改变着外部环境。就如马克思曾经所强调的那样,“人是自然界的组成要素,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联系,也就相当于自然界本身之间联系”。也亦如恩格斯所指:“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项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综上可知,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人类的生存离不幵自然界,自然界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第二,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方面是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连接人和自然关系的主要环节是“劳动”。从第一个方面来看,“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都是寓于人的对象性之中的,是通过劳动这个直接的对象性活动体现出来的,人的对象化就是劳动的现实化”‘。因此,在自然观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一方面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人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就如同人与自然的“转换器”,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这个直接的对象性活动,自在的自然和属人的自然才彼此密切地联系着,自然才是社会的自然,社会才是自然的社会。从第二个方面来看,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就是“劳动”,它既是人最高的也是最后的本质,同时这种劳动又是社会的劳动,正是劳动促成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统一。所以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具有社会性的属性,它是以人为单位的个体及群体能动地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正如恩格斯曾经所强调过的:“人与自然构成的‘自然过程’与人与人构成的‘社会过程’是统一的,这是自然关系史上的一个基本事实”。不仅如此,马克思在《年经济哲学手稿》中也论述过人与自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孙道进从人的“对象性”到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然关系的本质,他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第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我们会发现,“物质变换”概念出现的频率较高。“据统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主要著作中运用该概念达多次”】。马克思对物质变换的论述主要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和《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有所体现,而恩格斯对物质变换理论的表述则集中体现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这两本著作中。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在李比希“归还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归还定律,即“要维持土地的生产能力就必须同等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东西,否则就不可能再从土地中得到较高产量,此后唯一能增产的方式就是增加土壤中的灰分成分”。正是因为马克思受到了李比希归还定律的启发,才把农业领域的物质变换思想运用到政治经济学领域中,使之巧妙地与“劳动”融为一体,为当代的生态思想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广—、——、‘—八勺日热贝文快土安衣观仕二力叫,兴一定日?开日卻脚观文换。马克思认为,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就是物质变换,而有机生命体与外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唯一形式就是新陈代谢,这种新陈代谢就是有机生命体与环境之间发生物质变换的决定因素,并且这种物质变换是受生命体的生理规律所控制。同时,这种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尊重并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规律。其二是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以劳动为纽带的,“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强调人类要通过具有目的性、意识性的劳动,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趋于平衡。因为自然界中的物质及物质变换的平衡状态是一切物质变换的存在和继续维持的基本条件。其三是人类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延续。在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产品的问世并不代表物质交换过程的结束,而是产品被消费以后还会对人类及自然界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也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能否可持续发展所要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问题。第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郭剑仁生态地批判一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德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北京农业出版社,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丨 内南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然而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生存和发展资料,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人与自然矛盾升级,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危机,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必然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具有生态系统整体性特征的自然生产力与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因此,马克思的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一方面,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社会生产力是以自然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生产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生产力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第二,自然生产力通过自然的再生产为人类社会的再生产创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制约和作用。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制约合作用表现为:第一,社会生产力使自然生产力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第二,社会生产力可以影响和改变自然生产力;第三,社会生产力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实现对自然生产力的使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思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特征就是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其价值取向。这种具有辩证色彩的生态思维与传统思维相比较,不仅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为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意蕴提供了突破口。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辩证的生态思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观点就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因为人不仅具有能动性,而且还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自然界也具有满足人类发展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的功能。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随意发挥的,而是受限制的,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活动,并积极转变以人类自身利益为重的传统生态思维,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思维。钱学森说过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有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简述之,系统的整体性就是指整体大于系统中的每个独立的部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高度相关的完整的自然系统,即各种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钱学森论系统工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体构成的总体”“。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界就是相互作用着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整体,在这个系统整体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存在的,系统中任何事物的任何一种微小的局部变化在整体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都可能引起系统整体的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在人与自然这个关联性极高的系统中,任何一种生命体都不能够单独存活并发展下去,它们为了实现各自的生存进化,就只能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利用,并以此共同维护自然系统的存在,促进生物物种的稳定。最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循环思维。恩格斯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失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整个自然界都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或者说“作为整体的自然和社会统一客观世界系统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物质循环运动,同时也包括能量流动等循环运动的具体形式”。因此,可以说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生态体系一直处在不断循环和发展之中。美丽中国概述美丽中国是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及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在全面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和背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为指导,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的内涵年月日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并且还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美丽中国”是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精神文明的人文之美以及社会生活的和谐之美的综合,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质就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相互联系与融合,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第一,生态环境的自然之美。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且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人、社会以及自然这三者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因而可以说,美丽中国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生态伦理形态,它体现着科学发展之美。积极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当代人关于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强烈愿望,而且更是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一方面,在自然环境影响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丨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两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人类的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决定着自然面貌的状况。另一方面,自然会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利用活动而变得丑陋不堪,也会因为人类主动地的保护和合理改造而变得美好。因此在生态中,“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美丽中国的美中要义。第二,生态文化的人文之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崇尚“和谐”文化,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地利人和”,荀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些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直接成为了生态文化的思想基础,为几千年来华夏儿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合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如今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蕴含和合生态文化的中国人。第三,社会生活的和谐之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社会充当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有利于维护和创造美好的环境,有利于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更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就是一个促使广大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过程。当下,我国大力促进科教文卫体等事业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他们热切盼望的美好生活。因为美的生活会让人趋向至真和至善,让人更具有人性和人情。美丽中国提出的现实基础美丽中国是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及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新的指导思想、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强国建设、社会社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是对当前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进行的系统深入分析,成为了“美丽中国”提出的基础和依据。具体表现在:第一,政治基础。“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总结;时隔五年,“生态文明”在中共十八大上再次被关注,并从战略高度对其作了专门论述。这集中强调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二,经济基础。自改革幵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尽管政府将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但是生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的战略方针。第三,法制基础。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日趋完善,为美丽中国的有序进行奠定了法制基础。第四,文化基础。中国博大精深的和合文化,以及近年来在社⑴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会主义文化领域取得的新成绩,给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第五,社会基础。近年来,我国致力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美丽中国的关系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全局及基本国情出发,立足社会发展现状,总结和反思我国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愿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美丽中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指导美丽中国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发展。怎样正确看待和改造自然界,怎样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给了我们重要启示。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当前我国的自然环境危机,人们迫切地寻求着马克主义自然观理论,因为经过历史的沉淀,人们始终相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为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题及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自然观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指导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哲学层面上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前提,即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旨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利用与被利用、索取与被索取、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理应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人、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贏得人类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有不尊重自然,不顺从自然,不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办事的行为都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是在与大自然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才得以维持生命过程的,所以,为了人类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深入,我国又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中国所要达到的不只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涵盖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德汉斯萨克赛生态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丨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实现美丽中国这一愿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将大自然看成人类的亲密伙伴,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座相互作用的桥梁,实现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谐发展。美丽中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⑴。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而且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美丽中国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首先,从本体论维度来讲,生态哲学强调的是人、自然及社会这个有机系统的相互关系。美丽中国建设注重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相互联系及融合,体现了生态哲学有机整体的思想。美丽中国在回答如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于本体论的整体性思想。美丽中国所说的蓝天、绿地的美好家园就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的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态势。美丽中国所要实现的最终效益是生态效益,即在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也即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这种要求涵盖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美丽中国所说的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从实践论的维度来讲,美丽中国体现了辩证的哲学意蕴。美丽中国所强调的尊重自然规律、遵守自然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辩证的生态哲学思想,因为从生态哲学角度来说,“生态实践就是要辩证地改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美丽中国的辩证性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祈盼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秩序、保护自然环境,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环境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是在竖持以人为本。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另一个方面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相统一,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就显示出了生态系统性‘“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妞环境哲学概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特征,而这个建设过程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分别与实践系统的各要素相呼应。再次,从历史论的角度来讲,美丽中国也是生态哲学和谐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在对历史进程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唯物史观则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⑴。就生产力尺度而言,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人的发展尺度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来评价社会历史和现象。美丽中国在反思传统生态观的过程中,既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又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和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集中体现了生态哲学协调发展的思想。美丽中国的实质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由此可见,美丽中国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或者说美丽中国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就能发现美丽中国所蕴含的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思想。—‘!££—‘、■—■取后,土忿外項「俚化、的用反术,关十国件现以人刃、王念「俚观。西学意义上的价值,“即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也就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在过去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存在的,没有人类劳动的投入,所以没有价值可言,而今天人类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劳动投入,使得“自在自然”正在逐渐演化为“人化自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并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供给能力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使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危机。当前,我国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就是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说,美丽中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首先是因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是通过社会投入的方式来进行保护、恢复和再生环境资源,它凝结了人的劳动,从而具有价值。其次是美丽中国建设注重将环境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使经济社会能够健康、良性发展,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了竖实的资源基础。⑴意安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丨【苏尼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北京东方出版社,丨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w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章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使人类及社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这一情形促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当前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才是抓住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成绩环境资源是人类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保护环境就是稳固人类生存的根基。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二年,我国积极推进并深化生态文明实践,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现今,美丽中国建设在文化、观念和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首先,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得到深入推进。我们按照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快。我们通过不断加大对科教文卫等事业的投入,推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公共文化建设的标准化、均等化。其次,在观念建设上,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生态观也逐步形成,生态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再次,在制度建设方面,国家为了适应新的国情和世情,在立法制度和管理制度上不断创新,为接下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建设美丽中国就是旨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美丽中国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位。评价指出:“以牺牲环境成本为代价进行的低效益、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因耗尽自然资源而得不到持续发展”‘。这一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相当严重。因此,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美丽中国这一美好的愿景,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当前的环境形势,追根溯源,重新反思现有的价值观念,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年全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然后从问题入手,寻找建设美丽中国的良策。生态调控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严重以及各种资源的透支。首先,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虽然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生态环境仍然呈现出整体性衰弱的趋势。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地表水整体上属于轻度污染,沿海水域环境状况总体不错,但近海岸水质不是很好。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并不是很好,全国酸雨污染呈现总体稳定的态势,但程度较之以前依然较重”⑴。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万吨,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存量)为万吨,综合利用率为仍有将近的固体废弃物不能进行综合利用”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导致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和承载能力不足,致使人和社会陷入发展困境。其次,生态恶化严重。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逐渐下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及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中国地大物博,物种也是相当丰富,然而,由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生物资源被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以及生物入侵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生物多样性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另外,在土地资源方面,虽然我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位,但土地荒漠化面积和水土流失面积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知,“中国现有土壤侵烛总面积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其中,水力侵蚀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万平方千米”。尽管我国已在荒漠化及水土流失地区进行了植被恢复,但是这些地区的现有的生态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不高,在短期内很难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除此之外,在自然灾害方面,地质灾害以及气象灾害较为严重。根据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知,“全国暴雨、台风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比较突出,局部地区灾情重;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与年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最后,资源被掠夺式地幵采和利用。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人们对科学环境保护部丨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同上同上同上 两南石油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不是很深刻,长期以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利益,导致了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在能源方面。众所周知,传统工业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土地、水和矿产资源这三种自然要素,但是目前中国已经耗损大半。尤其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领域,我国能源的生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能源的消费量。当前,我国仍然离不幵大量基础资源如矿产、石油资源的投入,因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依然离不开基础性物质投入。因此,我国的资源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严峻的形式。人均资源数量不足根据年月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截止到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数量是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万人,出生率为。”⑴。过大的人口基数及过快的人口增速,已经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在人与资源、人与环境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是资源丰富的大国,但同时也是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较大的人口基数和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导致了人均资源数量相对不足。一方面,我国的自然资源如耕地、森林等资源的绝对数量都排在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少,同时,我国也是粮食生产大国,如油菜籽等作物产量也居世界第一位,还有大豆、茶叶等产量均能排在世界前列,但这些作物的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大而导致对自然资源采取了掠夺式索取的方式,使得资源被消耗的速度加快,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现实问题。环境立法不健全近年来,中国在环境立法领域不断迈出新的脚步,环境法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初具体系的法律门类,尽管如此,我国现有的环境法上的空白仍然制约着美丽中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立法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至今都没有一部综合性的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法律,比如一些重要的防治污染的法规尚未制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无法可依”的情况;其次,在环境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丨丨】〗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标准的制定上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很多因素都能造成环境污染,变化差异性大,所以我国的环境标准缺乏准确性,尤其是在量的准确性上存在偏差。另一方面是环境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就是在法律规定当中原则性的条款较多,而实际操作性的条款偏少,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操作困难;还有就是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形成了先颁布法律后颁布实施细则的习惯,这致使司法实践更加不易操作。第三方面就是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存在偏差,比如新颁布的法律规范与旧的不一致,先颁布的法律与后颁布的实施细则不协调等。综上可知,所有有关环境法体制方面的不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美丽中国的建设。经济増长模式滞后在过去的经济建设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粗放的外延式扩张,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我国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实现现代化经济起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粗放的经济模式在消耗大量物质投入的同时也消耗掉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伤害,使我国经济效益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利用粗放型生产方式获得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这种利用增加各种资源投入来扩大产出的生产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式幵发基础上的,因而它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严重制约着美丽中国的建设。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初期,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会受到以前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所以,出现了很多生态项目建设演变成了以高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带来了新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按照“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有条不斎地进行,就是要求尊重自然、顺从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转变以低效益、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在后续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滞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影响。生态文明价值观未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因此,在全社会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一方面,我国生产者及个人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只强调物质利益,强调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忽略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缺乏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其次,由于社会对生态消费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民众对生态消费缺乏必要的认识而不愿意甚至排斥生态消费,致使人们一直保持着以往的以物质及享乐为主的消费习惯;再者,由于我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大众化教育的缺失,以及各级学校对生态教育的忽视,民众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西南石油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公众参与度不高,社会动力不足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建立环境保护新常态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就是指:“公民为了保障自身的环境利益,有权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到政府及环境非政府组织关于环境决策的活动中”⑴。所以,建设美丽中国更加离不幵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目前,我国正处在美丽中国建设初期,为了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以社会建设为载体,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生活化,引导人们积极转向生态消费。但是现阶段由于公民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自觉性还不够,以及参与渠道受限,社区资源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这说明当前的社会建设并不是完全服务于社区民众的,它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社区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最终对象,社区公众的知识、认知和意愿会直接影响到美丽中国建设的效果,同时,公众参与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没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在美丽中国的建设实践中如何借助社会建设这个载体来激发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增强社会动力,依然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课题。自然是人类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财富产生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给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保护好现有的自然资源,稳固我们自身延续下去的根基。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复杂的问题制约着美丽中国的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具有生态特色的概念,更多的是旨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在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和实践的角度去重新演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美丽中国建设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使人类及社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我国的生态问题何以形成?文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一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二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体制根源;三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根源。思想根源目前我国公众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和自然关系认李淑文环境哲学—哲学视阈中的环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恩格斯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识不深刻,对生态危机的警锡性不高,全民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广大公众由于长期受传统生态观念的影响,导致了人们对自然规律以及自身活动产生的生态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简单的、片面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是在“环境之上”的主宰者。在环境科学知识方面,大多数民众只是听说过少量的环境科学知识,但是并不能准确定义何为环境科普知识,根据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三废、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科学知识知晓度均在以下”,可见公众实际的环境科普知识知晓率和认知程度还较低,(如图,图。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不认为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近期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而仍然坚持牺牲环境利益获得自身经济利益。在环境法律意识方面,虽然我国已将公众环境权写进法律中,但是公众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环境维权;在环境责任意识方面,只有少数人拥有节约环境资源的意识,大多数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作为主体在利用环境时所进行的活动;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普遍缺乏环境伦理意识,在环境知与行方面存在较大偏差。在环境保护主观性方面,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没能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活动,而更多的是一种被迫环保行为。总的来说,社会大众对“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怎样保护环境”等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公众;:门古切女科士兴击科美戒击“乂口、丁乃考画丨白色污染垃圾分类三废温室效应有抗食品生坊多样性埋界环境■实际知晓度图对环境科学知识的实际知晓度数据来源: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济二、■—‘■丨难数知晓广度确访贪文认知广度图对环境科学知识的知晓广度及确切含义认知广度数据来源: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制度根源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与自然的不协调发展不仅带来生态危机,而且还使人类和社会陷入生存与发展危机。生态危机是人、社会、自然三者不和谐关系的外化,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制度危机。因为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们的行为造成的。“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我们在判定人们的某些行为适当与否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以社会道德标准来评判,而是要结合社会行为背后的制度来评判。因为制度本身的优良及制度运行的顺畅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目前我国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环境的制度设计不合不符合环境管理的需要。首先,我国缺乏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环境的优良状况,从而不能满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其次,社会公众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恢复上的渠道受限,环境非政府组织还不成熟。第三,各级政府还没能树立起绿色政绩观,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单一,只把作为唯一标准。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责任机制,执法责任的分散和一定程度的执法混乱,削弱了政府保护环境的一致性,为此,应把分散到各部门的职能尽可能多地统一起来,改为统一管理,建立大协调机制,平衡各部门的利益关系。第五,在职能权责方面,各职能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典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经济根源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在,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方面的因素。人类为了生存、社会为了发展就不得不与自然环境产生联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总是以掠夺式的方式不停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供给能力失衡,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人们的经济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就等于发展。这种毫无生态性的经济发展观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环境资源的再生规则,靠不停地向自然索取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因此,建立在对环境资源无止境索取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无疑是不明智的。首先,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强调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忽视甚至无视环境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简单地把提高增长率作为经济发展重点,忽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供给能力,结果造成经济只有量上的增长而无实质性的发展。再者,开发者和生产者在攫取环境资源的同时并没有自觉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使资源在无形中被浪费,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另一方面,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利于生产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良好态势的保持。由于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既不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缓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最好方式。 两南石油火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原则和措施“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成就的总结;时隔五年,“生态文明”在中共十八大上再次被关注,党的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全局及基本国情出发,立足社会发展现状,总结和反思我国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世情和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其本质要求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集中体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积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遵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进行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求在思想观念上,在科学方法论上,在战略规划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遵循人与自然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互爱原则;二是生态安全原则;三是关注未来原则;四是和谐发展原则。平等互爱原则人类和自然都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内在的基本要素,生态系统的整体机能是一切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应是平等互爱的伙伴关系,而非主仆关系。正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所强调的那样: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思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统一思想等,而这些思想无疑是当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源泉。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建立符合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重点,以缓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为目的,积极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它强调人在与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时候必须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互爱、相互促进的。这实际上也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人不仅是生活在社会中,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现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理,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就不能片面的理解为人类自己的悲剧了,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悲剧。因此,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遵循平等互爱的原则,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视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实现人的价值和环境价值的重要方式,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视为人内在的伟大使命。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是指整个有机生态系统在形成过程、组织结构和功能完备上始终保持连续、稳定和完整的态势。一个国家的生态安全不仅影响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根基。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建设一种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避免因环境资源减少、环境恢复和资源再生周期长、环境恶化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应将生态安全置于首位,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生态建设。首先是遵循最小伤害的原则。美丽中国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所以当人类利益与自然客体发生冲突时,就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技术,确保对自然的伤害降到最小。其次是生态补偿原则。所谓生态补偿,就是人类应该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进行一定的补偿,比如生态重建、建立环境保护区等。建设美丽中国同样要遵循生态补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不枯竭。最后是主体防御原则,即是说人类在遭遇自然客体的危害时所采用的一种防御性措施,但是防御性措施只是限于被迫的、不得已的情形。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运用该原则,避免将“防御”演变为向大自然“进攻”。持续发展原则在处理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基本利益时,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当代人有义务按照未来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进行资源幵发和经济建设。该原则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责任原则;二是节约原则;三是慎行原则。责任原则强调,地球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环境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子孙后代与当代人具有同等的环境使用权。所以当代人不能把透支子孙后代的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常用手段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反而当代人应更加注重代际公平,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维护生态环境的原有秩序,对子孙后代的继续发展负有重要责任。节约原则即是说当代人在对环境资源进行开采利用时要坚持节约,坚决不浪费任何环境资源。在生产方式上,当代人应主动改变旧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通过改进生产技术等途径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重视生态产品的开发;在消费方式上,当代人应该节约简朴,改变以物质和享乐主义为主的消费方式,实现向生态消费的转变。最后应遵循谨慎行事的原则,因为人类利用环境进行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不会在当时就表现出来,而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会在未来子孙后代的生存中显现出来。因此,为了不给后人造成更大的损失,不把当代人的生态负债转嫁给子孙后代,当代人在进行经济建设时要自觉遵守慎行原则,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对各个经济建设项目进行事前 西南石油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估。和谐发展原则和谐发展即是说美丽中国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指人的个性充分展现,人的需要充分满足,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人类自身的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幵自然界,建设美丽中国就是旨在建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和谐体系,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我们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与美丽中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又能通过美丽中国的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双向运动的辩证法。美丽中国建设具体措施如何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根据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总体性要求,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设美丽中国。一是从制度和体制建设方面丰富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例如:把生态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开展可持续发展指导之下的环境立法工作;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让生态文明价值观深入民心;加强生态安全教育,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安全体系。二是从实践角度来讲,包括大力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建设绿色环保机构等措施,努力让科技服务于生态保护的具体实践。建设美丽中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辩证统一的过程。因此,只有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严格遵循美丽中国建设的相关原则,在具体措施上加强思想理念、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的建设,从思想基础、制度保障、基本途径和方法等多角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确立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基础生态文明意识既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基础。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树立尊重生态环境内在规律、顺应自然内在秩序、保护生态体系整体利益旳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发展。转变传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以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生态运行良好为显著特征的美丽中国对其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应确立正确的、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加强生态素质教育,培养民众的生态思维。第一,加强生态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素养。首先要积极进行生态文化大众化教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育,从生态道德抓起,倡导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因为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思想基础,而且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之间,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一定的思想意识支配的,所以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来逐步提升公民的生态素养,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生态环境与大众的道德水平是紧密相关的,一方面,环境质量的好坏能间接反映出公众生态素养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民众生态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因此,加强生态素质教育,倡导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助于社会文明建设,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的和谐生态价值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从而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思维。从横向上讲,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领域,通过学科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从纵向上讲,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应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程及终身教育。同时,要多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讲座和课外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广大公众能切实地参与到美丽中国建设中来。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深化生态文明理念。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态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对美丽中国建设来说尤为重要。首先,就政府而言,政府要积极起到带头作用,发挥模范效应,不断丰富环境科普知识,大力拓宽生态教育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加大对生态环境事件报道的力度,让公众自觉意识到生态破坏及生态恶化会给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危害,并引导公众自我反思,从而改变不合理的、不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加强面向企业的宣传教育,建设生态文明企业。生态文明企业应立足长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联系,主动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强调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始终坚持把保护环境与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任务。第三,完善公众环境保护参与制度,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力。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新常态建设的相关制度正在逐渐完善,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社会公众参与,同理,美丽中国的建设更是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参与。因此。政府应着重培养公民的环保自觉性,拓宽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让环保融入社会生活。首先是制定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国家的环境状况资料,公众所在地区的区域环境状况的资料,以及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资料等,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其次通过立法,拓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方式,比如通过综合性的环境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检举权等权利。再者完善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法律制度。我国关于环境诉讼的法律规定还比较少,仅有的规定也并没有细化,公民依法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还无法真正实现,要想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诉讼权利,就必须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从法律上对环保群体或个体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明确。 两南石油人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保障年月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大会系统性地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阐释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年月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再次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现阶段,虽然我国环境法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纪新世情、新国情,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建设。第一,推进政府管理机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首先政府要起领导作用,并不断完善自身。政府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需主动将环境质量纳入公共服务领域。众所周知,空气、水和食物等比起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事业,它们的公共性是最高的,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也非个人或其他组织所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政府这样的公共组织来完成这样的使命,满足群众对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各级政府环境质量综合考核。建设美丽中国应正视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这一现实,并在考核各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时,尽可能地把资源损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效益等作为衡量经济建设环境的重要指标,并把这些指标与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挂钩。所以,为了引导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绿色政绩观,增强各级政府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切实走科学发展之路,各级政府组织必须在原有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明确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体系,改变传统的、落后的、不合理的考核办法,完善生态建设的奖惩机制。第二,完善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法是“旨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资源并进而保护人体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人们在幵发、利用和改善环境资源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美丽中国建设强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目标导向,这一点与我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本原则的环境法是相契合的,所以,只有先完善环境法制建设,才能保障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序进行。首先,及时更新环境法的立法目的,调整环境立法的相关原则。我国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对现行《环境保护法》作了修订和完善,修订草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吕忠梅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丨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及时对立法目的和立法的基本原则作了更新和调整。所以,修订之后的《环境保护法》才是符合现实要求的,因为它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机会平等为重任,以保障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永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其次,重构环境立法体系,完善基本制度建设。我国在环境立法领域尽管有一定基础,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也做了相应修订,但还是存在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有法律已不能适用于新情况了,因此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重构环境立法体系及完善基本制度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立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遵循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环境保护法》这一环保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制定一系列与资源环境保护领域相关的专门性法律、法规和制度。二是尽早制定关于尚未涉足领域的专门性法律。第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市场调配等手段解决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享有环境权利的不公平现象”。树立生态补偿机制意识,在经济幵发过程中时刻注意生态保护机制的设立和运行。在各个地区都要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各个地区自身生态环境特点的生态保护机制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办法。并且要以区域内与、±■口士伯士整合的经济环境生态体,从而加大协同发展和生态互补的新模式。完备的资源价格体系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有利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建立完备的资源价格体系?首先政府需要从制度上做出硬性规定,利用公开市场,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实用性,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设立相应的对价措施,使得资源有偿幵发利用成为常态,从而使得开发利用者更加珍惜资源。其次政府需要对资源开采权加以限定,建立资源幵采权有偿获取制度,所有想要取得自然资源开采权的主体都必须通过公幵竞争的方式来获取。最后政府需要整合现存的资源市场,规范资源交易体系,增强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作用,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事前一事中一事后的跟踪监测,然后对不同阶段给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作用及这些作用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与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消除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是环境和发展的调节器,更是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环境管理制度。所以,现阶段应积极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该项制度。一个是建立对政府宏观决策的评价制度,无论是政府自身还是广大民众都应该对政府一切关于环境的决策予以评估并反馈意见;另一个是推动以公众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环境影李淑文论环境公平【学术交流,李淑文环境哲学—哲学视阐中的环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丨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因为公众广泛参与才能集中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正确性与广泛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的经济基础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处理好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如果仍然釆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则必将带来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传统的不合乎客观自然规律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积极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人类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以遵循生态学规律为前提,自觉建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我国目前正处于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试验阶段,已在示范区域取得了宝贵经验,为了使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国仍需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发展和推广循环经济。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仅有《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两部,并且在实际操作和实施阶段有很多未被落实的情况。因此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有两个:第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各项环境生态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是强化环境生态保护部门的职责,赋予其更多的执法权,切切实实使制定出来的法律得到遵守,环境生态得到真正的保护。其次,加强循环经济宣传和政策引导。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循环经济这一发展模式,使这一发展模式深入每个人内心,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网络媒体宣传、组织在职培训、开展系列公众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官方的政策引导,在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公众消费、政府绿色采购和政策鼓励。首先,明晰循环经济产品定位,建立公众消费拉动循环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公众在明晰循环经济产品的性质及作用的前提下自愿消费;其次,各级政府应从自身做起,主动将循环经济产品列入政府办公用品采购清单中,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最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重在调结构转方向,所以为了使循环经济能够获得较大利润,政府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再次,发展绿色科技,推进环保技术创新。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环保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它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靠先进的环保技术来处理经济与环境资源的不协调。但是就目前状况来说,循环经济模式由于受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双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通过不断加快环保和发展绿色科技来解决。绿色科技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无毒、无害、无污染、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效、洁净、安全、友好的技术与产品”。这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是极其吻合的,所以,国家在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将绿色科技作为专攻项。最后,借鉴国外开发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中,一些发达国家一直走在世界环保的前列,在循环经济领域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当积极与国外再循环经济领域进行合作、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吸收国外再循环经济领域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改良,从而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二,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指“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和发展起来的复合、集约型产业”这种产业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一体,注重提高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坚持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不仅会带来长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会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奠定强大的生态经济基础。首先,根据现实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环境状况的预期,分别制定生态产业的短期和』口丄丄丄—一一制定。生态产业主要涵盖生态农业领域、生态工业领域和生态服务业领域,完善好这三项具体内容的规划,同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约束,将对生态产业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其次,大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一是根据市场新动向,不断创新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换代升级,提升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将生态技术运用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积极促进三大领域的生态化转型。在农业方面,注重农村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建立生产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在工业方面,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迄各个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固定的系统,最大程度地利用物质和能源,促进工业发展的生态化;在服务行业,采用零污染的绿色清洁技术,推行绿色生态服务。最后,建立生态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生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一是政策保障,政府在对生态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的前提下,应为可行的、符合实际的生态产业给予充足的政策保障。二是技术保障,各科研机构要积极促进绿色科技创新,为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三是思想保障,发展生态产业,生产生态产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经济效益,而这离不幵社会大众的消费。因此,政府应大力进行生态消费的宣传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公众建立绿色消费观,从而促进生态消费。第三,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能量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但随着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李鸣绿色科技: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李春发,李红務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架构研究丨中国科技论坛,丨 西南石油大硕研究生学位论文常规能源的严重短缺及其长期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开发运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幵发力度,将逐步改善我国以化石资源为主的消费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共同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首先,加强立法制约,健全管理机制。现阶段,我国应根据基本国情从能源经济发展和恢复生态的远期计划出发,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不断完善,政府需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健全管理机制。面对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幵发利用监管不力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推动可再生能源管理机制的有序运行。其次,加大科研基金投入,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当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技术刚刚起步,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原材料不能完全自给,产品生产成本高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相比竞争力较低的结果。因此,迫切需要加大科研基金投入,促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最后,给予经济发展政策支撑,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是制定政府补贴政策,分别对投资者、消费者进行补贴,达到降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完善关于可再生能源幵发的税收减免政策和非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税收强制性政策,做到优惠政策和强制性政策并施。三是加大政府融资力度,对企业进行扶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改变以往的不合理的,不符合自然和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形成符合美丽中国要求的绿色生活方式。第一,倡导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指可持续性的消费,它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出发点,这种消费模式是绿色的、健康的。绿色消费又叫生态消费,注重个人消费对社会及生态带来的效应。目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较快,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产品研发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因此,在发展我国绿色消费时,政府应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考虑:一是加强对绿色消费观的宣传教育,通过调整消费结构,改变消费方式,从思想上积极引导大众从传统消费观向生态消费观的转变。二是政府应把各种消费行为纳入法治轨道,用法律强制力去约束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粗放的消费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为,为社会创建一个和谐的、舒适的绿色消费环境。三是政府要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鼓励更多的生产企业向生态型企业转型,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更多更好的适合民众需要的绿色产品。第二,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是指在平常各种生活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运用生态价值观来约束自身对环境的利用行为,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形成以低碳排放为重心的健康的绿色生活模式。这种健康向上的生活行为模式,是有助于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活模式。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型,要完成和实现这一转型,就要促进有利于节能环保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因此,在现在及未来低碳生活方式必然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低碳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在全社会推广这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政府、企业、消费者这三个不同的主体需从自身做起,为早日实现低碳经济生活尽力。首先政府要积极鼓励低碳生活方式,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加强宣传引导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企业要始终坚持“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原则,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环保绿色低碳产品的研发,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三是消费者要积极转变传祐各斗选採太培存她弗棚每扣扣命右的排士八吉红一士而袖弗—,—以,者要树立生态消费观,以节能环保意识替代“奢侈消费”、“面子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消费者要从自身做起,主动将低碳生活方式融入社会生活中,为发展低碳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美丽中国建设的外部条件年月日,俞正声在在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上作了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建设生态文明》的致辞。致辞中强调绿色没有国界,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中国应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肩共筑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国的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且美丽中国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共贏的,所以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紧密合作。当前,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非一日之功,一己之力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全人类的长期共同合作。首先,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必须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分工合作带来的高效率。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阶段就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在面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时候,他们更加不能逃避,理应承担起较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环境责任和生态义务。其次,运用国际法的权威来调节各个国家的行为。目前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协调统一,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釆取的措施也不容易协调。基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建立地区统一,甚至全球统一的环境保护协议,从而使得区域或全球的环境保护步调逐渐统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起来。最后,加强国际间的环保技术合作。现阶段,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生态恢复上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环境保护技术能够在国际间实现共享,那么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中可以借助先进的环保技术少走弯路,摆脱技术落后的困扰。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第章结语文章在深入研读和探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实质、基本内容及生态意蕴进行了阐释。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释,将人、自然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历史性,并基于社会关系和制度保障等因素提出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了生态自然观这一领域的重大哲学变革。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科学的、辩证的自然观,较之传统自然观,它更具实践性和前瞻性。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发展阶段纵览中国发展大局,立足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总结和反思我国多来年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论文主要研究了三个具体问题,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美丽中国概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美丽中国建设的问题及根源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分析。根据文章中的这三个具体问题,经过深入研读、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其之前的人类自然观的基础上演化和发展而来的,它内容充实,影响深远,特别是其蕴含的深刻的牛态哲学思想,在理论和实践都为当下人类解决环境资源问题、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自然达成和解,改变传统的、不符合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生产方式,建立合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社会制度,同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生态领域中发展生态技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进程中,极具前瞻性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方法论层面它都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帮助。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所以,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是指导我们进行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目前,美丽中国建设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复杂的生态问题的考验和挑战,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科学方法论上、战略规划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俯仰历史,聚焦现在展望未来,新的时代、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一定会更加勤奋,努力建设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当下和未来的美丽中国。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文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克思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列宁选集: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学术专著: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美霍尔姆斯诺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会科学出版社,美戴斯贾丁斯著;林官明,杨爱明译环境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德汉斯萨克塞著;文韬,佩云译生态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美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佩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德施密特著;欧力同译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刷馆,加本阿格尔著;慎之等译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赵卯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旨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解保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名著导读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张华著,高旭东主编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北京:中华书局,林娅著环境哲学概论北京沖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李宏煦生态社会学概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郑湘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李崇富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学林,郑亚娅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曹孟勤,卢风经济环境与文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杜明娥,杨英姿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张洪生,金巍创新的力量—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探析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美丽杭州”建设课题工作组编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杭州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杭州:杭州出版社,范恒山,陶良虎美丽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案例北京:人民出版社,沈满洪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与出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刘学敏转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论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单锦炎,行击在美丽夕间華丽中国的安吉实践「北京:人民出版补施日全生态文化与美丽广西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期刊论文:陈食霖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化解国外社会科学,郭剑仁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及其当代意义武汉大学学报,王宏斌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选择及其历史局限性与超越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刘建新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向度及其当代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陈晓晖“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观培育探析生态经济,方文,杨玲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民族论坛,刘仁胜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周卫见论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法制与社会,巨乃岐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兼论白然生产力是后现代生产力的核心范畴中国石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建平中国梦与美丽中国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⑶廖乐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创造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刘晓宇基于环保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解读兰州学刊,孙金波美丽中国—中国传统生态哲学发展的逻辑必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范雯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吴瑾菁,祝黄河“五位一体”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任皚差异与互补: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之比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张明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概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李怀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许琪“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论界曹铭昌,乐志芳,雷军成等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环境保护孙佑梅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环境保护,李建华蔡尚伟“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新市关于“美丽中国”建设若干问题的初步探索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顾成林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对策研究一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刘远传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双重理解天津社会科学,汪正龙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维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镇“美丽中国”真善美的价值诉求理论参考,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海外版,外文文献::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 两南石油大学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当论文写作即将完成的时候,也意味着我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快要告一段落了。回首三年,会发现这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已然成为了独家记忆,记忆中西南石油大学热情奔放的迎春花依然那么清晰,而如今石油大满园飘香的栀子花却早已爬上枝头。三年前我满怀激情的选择了西南油大,三年后西南油大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以及严谨细致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竖韧意志。当完成这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专业的硕士论文时,顿时觉得现在的自己充满了收获。三年来,李世伟导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学习和锻炼。可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和蜕变都凝聚着李老师的心血。李老师认真求是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都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回想起这三年的点滴,仍然不会忘记每次与李世伟导师的热心交流,老师每次善意和鼓舞的指引,都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定、坦然、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与此同时,也不会忘记李学林老师三年来的热心指导,李学林老师一次次对论文的讲授和指导,一句句善意的点评,一声声铿锵的提醒,不仅使我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也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谨向我的两位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当然,还不会忘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小飞、崔发展、潘建屯、段俊霞等老师,是他们的精心教育让我学到了更多知识,并学着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用理论指导实践,踏踏实实地走上人生的旅途。诚然,还要感谢这么多年一直陪伴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我还要感谢可爱的室友们,感谢她们的一路陪伴,我们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此外,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我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虽然研究生的生活就要划上句号了,但是这三年的沉淀让自己更能淡然的看待得失,也让自己更加从容的面对挫折和失败。以后无论自己从事什么职业,这样的心态定将一直鼓舞我不断前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研究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王小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角下对美丽中国的解读经营管理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