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

ID:50139196

大小:218.4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5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_第1页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_第2页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_第3页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_第4页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1-2眼屈光学-调节与集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调节与集合一、眼的调节作用二、眼的集合作用1一、眼的调节作用1、调节的定义:人眼改变晶状体曲率以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功能称为眼的调节。2、调节的机理:当眼视远时,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相对扁平,此为调节休止,又称眼的静止状态。当眼视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得以加强,此即眼的调节。3、近反射三联运动: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是一联动过程。24.调节的基本概念(1)调节远点:调节静止时,自远点发出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点距离:调节远点至眼物侧主点距离。静态屈光度:远点距离的倒数。

2、(2)调节近点:调节最强时自该近点发出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近点距离:调节近点与眼物侧主点距离,以近点至角膜顶点距离。动态屈光度:近点距离的倒数。(3)调节范围:调节远点与调节近点的任何距离均能运用调节达到明视的线性范围。(4)调节力: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折光力。以屈光度(D)为单位来表示。调节力(D)=1/调节距离(m)3(5)调节幅度:人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为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之差。人的年龄相同,调节幅度基本相同。调节幅度(D)=1/近点距离(m)-1/远点距离(m)远点距离的倒数即为非正视眼屈光不正度,

3、故上述公式可改变为:调节幅度=注视近点的屈光力+(±屈光不正度)A=P+(±R)A:调节幅度R:远点时的屈光力P:注视近点的屈光力4【例1】1.正视眼,近点为10cm,调节幅度A=10+(1/∞)=10.00(D)。2.+2.00D远视眼,近点为10cm,调节幅度A=10.00+(+2.00)=12.00(D)。【例2】设40岁时调节幅度5.00D,则:正视眼:调节近点距离=1/5=20(cm)-1.00D近视眼:P=A-(±R)=5.0-(-1.0)=6.0(D)调节近点距离=1/P=1/6≈17(cm)+1.00D远视眼:调节近点距

4、离=1/(5-1)=25(cm)5【例3】60岁正视眼老者,调节幅度为1.00D,求当其戴用+2.50D花镜时,所能明视的范围。戴用+2.50D花镜后,如不动用调节力所能看清楚的最远处自然是仅靠花镜就能看清的最远处,即2.50的倒数,在眼前40cm。而最近点当是在+2.50D花镜基础上又动用了全部调节幅度后:1/(2.50+1.00)=1/3.50≈28.6(cm)亦即眼前28.6〜40cm是该老者戴用+2.50D花镜后清晰的近视觉范围。6【例4】屈光不正患者,调节幅度为1.00D,经戴用矫正镜后远视力达到1.0,如配予下加光度+2.5

5、0D的双焦镜,试问戴此镜后,哪段距离的物体看起来是清楚的?屈光不正患者戴用矫正镜后远视力达到1.0,表明从远用区看无限远的物体应为清晰;然从远用区视近的近点距离则依其调节幅度而定,调节幅度为1.00D,故为眼前1m。换言之,戴此双光镜后,从远用区看,其视物清晰范围是从眼前1m至无限远。而该患者戴镜后若从阅读区(近用区)视物,则亦如上题所证,其视近物的清晰范围在眼前28.6〜40cm。故总体来说,戴此双光镜的患者,眼前1m至无限远和眼前28.5〜40cm为其视物清晰范围。本例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双光镜常有中间距离视觉的模糊。75.调节与眼静

6、态屈光状态的关系如果年龄相同不论其静态屈光状态即不论正视眼或非正视眼其调节幅度基本相同但其调节范围、视物时使用的调节力却不相同。86.调节功能异常(1)调节不全(调节不足):是指调节幅度低于同年龄调节平均水平下限,而呈现调节机能不充分的状态。最小调节幅度公式计算:A=15-0.25XA—最小调节幅度X—被检者年龄(2)调节痉挛: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过度,致使睫状肌张力异常增加,导致持续性的痉挛状态。在正视眼或轻度远视眼呈现调节痉挛时即为“假性近视”。(3)调节麻痹者:多呈散瞳、羞明等。(4)调节反应不良(调节灵活度不良):是指调节聚焦能

7、力下降,无论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都不能立刻看清物体。97.老视眼随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而致视近困难的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更不属于屈光不正。(1)年龄相关性调节变化(2)老视眼的临床表现(3)老视眼的矫正原则101、集合:当视近物时,除调节作用外,双眼还必须同时向内转动,以使视轴能正对物体,物像准确落在双眼视网膜黄斑部。类型:(1)张力性集合;(2)调节性集合;(3)融像性集合;(4)近感性集合。11二、眼的集合作用2.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远点:当注视无限远处的目标时,不需用集合,即集合静止时,两眼明视最远的一

8、点,为集合远点。此时双眼视轴一直向前,成为两条平行线(或接近平行),集合远点在无限远处。(2)集合远点距离:由集合远点至两眼旋转中心连线中点的距离为集合远点距离。12(3)集合近点:当集合作用达到最大限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