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124484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从农民种地看高效课堂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农民种地看高效课堂【摘要】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间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农民种地与教师教学也是有渊源的。庄稼要想有好的收成,讲究天人合一,既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性,又要尊重劳动对象的自然规律。高效课堂就是要求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一条教与学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师生都能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共同享受这一教学过程。而不是再把老师当做“蜡烛”“油灯”“人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只会灌输知识的机器,更不是把学生当做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尊重师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转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那么农民种地对我们实现高效课堂有什么启发呢
2、?农民爱土地与老师爱学生;精耕细作与精心备课;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搭架与讲课;密植与作业之间都是可相互借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目的就是使我们教者的良苦用心要真正符合学生的自身实际,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像农人种庄稼那样确保孩子茁壮成长。【正文】4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间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农民种地与教师教学也是有渊源的。庄稼要想有好的收成,讲究天人合一,既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性,又要尊重劳动对象的自然规律。高效课堂就是要求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一条教与学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师生都能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共同享受这一教学过程。而不是再把老师当做“蜡
3、烛”“油灯”“人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只会灌输知识的机器,更不是把学生当做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尊重师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转变“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苦”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那么农民种地对我们实现高效课堂有什么启发呢?用农民种地之“石”如何攻教学这块“玉”呢?一、农民爱土地与老师爱学生凡是与农民有过亲密接触的人都能体味到农民对土地、对庄稼的那份非常浓厚、深沉情感,农民种地,无论是选种、育种、还是整个田间管理,他会付出自己全部心血,目的就是为了庄稼更快更好的生长,将来有个好的收成,哪怕是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拔草和
4、治虫,因为在农民的心目中庄稼是无辜的。4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有农民种地的心态,用平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的成长,有了这种情感,我们才知道课堂上应更多地关注什么样的学生,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热衷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创设,有了这样的情感,我们才会用心呵护每一个易受伤的心灵,引领他们由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正是由于心中无人、心中无情、心中无爱,才会出现许多教育的尴尬。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天空,及时的鼓励,耐心的帮助,会使学生激其更高的学习热情。这就好比土地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种田积极性更高,最终实现了国家与农民的双赢。因而我们在教学生涯中,教学内容可以变,教学方法可以改进
5、,可我们对学生的尊重、爱护是永远也不能改变的。真心诚意地喜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喜爱,这种喜爱,是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喜爱,是自心底里流出。庄稼想要取得丰收,风调雨顺才是关键。教育孩子更是这样一个理儿,只有大家互相喜悦,也就是风调了雨顺了,师生都开心,效果才能最好,否则,教育会适得其反。”二、精耕细作与精心备课老农得到一块土地,往往是很欣喜的,但老农是不慌下种的,他比我们当老师的沉着。他先要目测一下整块地,哪儿高,哪儿低,哪儿土质好,哪儿土质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整地。如果一块地两侧高、中间低,那就要从中间开墒,依次往两边耕;如果一块地是中间高、两侧低,那就要从两侧开墒,慢慢往中间耕。方
6、法不同,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把地整平。耕时一次不能耕太宽,要耐住性子,否则,容易落下“生地”(耕不到的土地)。老农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是明白的。地耕好后要根据墒情确定何时耙。耙地比耕地的技术更要高一些,后一耙要沿着前一耙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循序渐进”,大的坷垃是逃不脱的。“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不把土坷垃弄碎,老农是不放心的。完成这些工作后,老农还要把地头被牛踩、拖拉机轧的结实的地方再翻一翻,用铁耙子弄平,把土坷垃拍碎,只觉得把土地弄得舒舒服服才准备下种。这就是所谓的“4精耕细作”吧?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当老师的备课。我们在传播知识的种子前是否像老农这样“精耕细作”了呢
7、?我们是否首先把课、把教材、把学生读通、读懂、读美了?是否选择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学生这块潜力无穷的沃土侍弄得快乐舒服后才开始“播种”呢?如果我们没有对教材像老农整地那样“精耕细作”,如果我们没有对学生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了解,如果我们没有在课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想,我们是不能慌着“下种”的,否则,“高产”只会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