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109676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4
《古诗词之气象秘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里的气象秘密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里,诗词可以说是一种美丽动人的文学,因为其拥有最擅长抒情又最让人沉醉向往的文字。若能将古诗词进一步深化理解,便会发现古诗词中包含丰富的诸如天气、气候、物候、气候差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冷空气活动等气象知识。一、季节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地刻画了春末夏初梅子黄时的节令特点。唐朝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古诗中,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佳句,反映了每年清明前后,正值大陆上冷、暖两股空气的势力相当,相持滞留在江南或者华南一带,造成当地连绵不断的霏霏细雨的天气现象。“君问归
2、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则涉及到了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地方性的特殊气候现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所呈现的画面,由近及远,从低到高,描写的时间也从春季转入了冬季。二、差异篇古诗词中有不少名句对气候的差异也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如“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农历五月正值仲夏,江城(武汉)梅花花期已过,而地处西北边塞的天山(祁连山)仍旧积雪覆盖,由此可以看出内地与塞外气候差异之大。正因为“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所以有“塞
3、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用平淡无奇的语言描述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不一的现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映了锋面过境时天气突然发生变化的特征。“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则说明进入秋季后冷空气逐渐增强、风力也逐渐增大的天气现象。所以杜甫草堂不会在阳春三月
4、而是在农历八月被卷“三重茅”了。而春季应该是“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诗人刘禹锡抓住对流雨范围小、历时短等特点,采用竹枝词这种巴渝民歌的形式,运用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人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的微妙复杂心理。这就是古诗词里的气象秘密,理解了这些气象方面的知识,对于深刻了解词的意境和诗歌的含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